李越钢 叶海琴 梁显南 罗德洪
(1.泸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四川 泸州646000 2.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 海南 三亚573000)
烧伤后蹼状瘢痕挛缩的治疗,常用方法为Z成形及其演变术式。但对于较长的蹼状瘢痕,该术式治疗松解挛缩欠充分,尚有组织移位范围大,"猫耳",皮瓣尖端易坏死等弊端。笔者应用连续Y-V成形[1]治疗烧伤后蹼状瘢痕挛缩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岁~10岁。烧伤后蹼状瘢痕8处,部位:右上肢1处,左小指2处,左拇指1处,手掌1处,指蹼3处。瘢痕形成时间3月至3年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8-6455/2000/04/28.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6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