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8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美容天地 > 美容 >

论文下载:面横裂功能性修复的临床研究(口腔颌面美容)

当前位置: 首页 期刊 《中国美容医学》 2006年第12期 编号:11406953 面横裂功能性修复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曾永红 王晓波等 第1页 面横裂功能性修复的临床研究
 参见附件(249KB,2页)。

  作者:曾永红,王晓波,陆伟,孙应明,丁加根

 [摘要]目的:对面横裂的传统手术方法加以改进,使口角形态更为自然、上下唇运动协调,减少口角溃烂,并使颊部丰满。方法:改变两种传统方法直接缝合口角的方式,而以三角形返折瓣形成新口角;尽量保留颊部软组织,行肌功能修整,恢复口轮匝肌环形结构;颊部皮肤以“Z”瓣交叉,避免瘢痕直线收缩和组织菲薄的凹陷性畸形。结果:以此方法进行的8例手术,术后无一例出现口角炎和溃烂,唇外形自然,运动协调,颊部丰满。结论:采用功能性修复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上下唇运动时的协调性,术后患者表情自然,且有效地避免了并发症。

 [关键词]面横裂;功能性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6)12-1388-02

 面横裂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系胚胎发育时期上颌突和下颌突未能完全融合所致,有单侧面横裂和双侧面横裂之分。由于相对唇裂来说面横裂的发生率要低得多,所以在临床上许多医生对其治疗缺乏经验。以往的术式只是恢复口裂的大小,对口角、上下唇运动协调性未作考虑,效果欠佳。我们对2000年以来的8例面横裂患儿采用唇红粘膜三角瓣返折形成新口角,并行口轮匝肌的功能性修复,从而使面横裂的修复效果明显改善。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8例患儿,男7例,女1例,单侧7例,双侧1例。年龄10个月~5岁,平均22个月。均为面横裂一度(即裂开到颊部,未及咬肌前缘)。

 1.2 方法:手术均在经鼻插管全麻下进行。单侧面横裂以健侧口角为参照,双侧面横裂患儿安静时上下唇自然抿合时可见自然口角痕(唇红粘膜皱褶消失处),以此点作为新的口角转折点。

 1.2.1 标记画线:在上唇唇红缘新口角点定点a,下唇唇红缘新口角点定点e,上唇以点a为底边端点设计向颊部的等腰三角形粘膜瓣abe ......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8-6455/2006/12/31.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9KB,2页)。
上一篇:论文下载:先天性腭裂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口腔颌面美容)
下一篇:论文下载:白癜风患者心理调查与结果分析(皮肤与激光美容)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