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下垂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导致上睑提肌或支配它的运动神经功能不全,而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上提,其中先天性者常见。对于提上睑肌肌力在5mm以上患者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效果肯定。对于提上睑肌肌力完全丧失的重度上睑下垂者,临床上治疗方法甚多,但疗效不一。我科采用自体大腿阔筋膜悬吊术矫正儿童重度上睑下垂16例(23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02年3月~2005年月10月我院收治16例23眼重度上睑下垂病人。男9例13眼,女7例10眼。其中有2例伴有先天性小眼及内眦赘皮。年龄6~12岁,平均9岁。所有病例均为先天性上睑下垂。
1.2 术前功能检查:上睑缘遮盖瞳孔中、下部,提上睑肌肌力, 百拇医药
1.4 手术评价标准:①过矫:平视时,上睑缘位置高于角膜上缘上1mm,睑裂大于8mm;②正矫:上睑缘位置遮住角膜上缘下1mm,睑裂6~7mm;③欠矫:上睑缘遮盖瞳孔上部1/3,睑裂小于5mm。
2 结果
术后随访6~30月,16例23眼上睑下垂矫正效果满意,睑缘弧度好,伤口I期愈合。术后早期随访,正矫20眼,过矫3眼;1年后随访,正矫22眼,欠矫1眼。双睑外形近似,无睑内、外翻及倒睫,无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
3 讨论
3.1 本术式的原理: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不仅给患者带来外观容貌上的影响,而且还易形成抬眉、耸肩及头向后仰的姿势,给患者心理和身体发育造成创伤,而日.影响视力,尤其是单眼下垂者,不及时治疗常导致弱视。既往多采用额肌瓣悬吊和异体阔筋膜悬吊术等,但并发症较多,我科用大腿阔筋膜矫正儿童上睑下垂取得较好疗效,本组16例23眼无1例出现感染或因牵拉过度致筋膜断裂,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无排斥反应发生。手术原理是:借助额肌的上提力量,通过阔筋膜传递,使本来下垂的上睑向上抬起。
, 百拇医药
3.2 本术式的优点:①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取材方便,排异性小,且手术不破坏眼睑固有的解剖特性;②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楚,术中可灵活调整上睑缘高度及弧度,不会损伤支配额肌的神经和血管,术后反应轻,恢复迅速;③自体阔筋膜抗感染力强,具有良好的弹性及韧性,组织相容性好,无排斥反应,是一种理想的悬吊材料。术后不延长,手术后睑裂高度和眼睑形态稳定,且它不受提上睑肌功能大小的影响,复发率低。张秀芝等作者提出用异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眼科李氏认为异体阔筋膜者术后反应重,维持时间不够持久,大多数5年后需再次手术,且不能排除异体植入体内发生传染病的可能。我们也认同此观点。
3.3 本术式缺点:术后短期内向下注视时有上睑停滞和抬眉现象,且大腿要作一切口,不易被患者接受。瘢痕体质者不宜行此于术。
3.4 手术体会:术前要认真仔细检查,明确上睑下垂的性质,详细记录下垂量及提上睑肌肌力,额肌肌力情况。且重睑设计不可过宽,以免术后外观过于夸张。阔筋膜下端与睑板吻合时位置选择要在睑板中1/3与上1/3交界处,手术解剖部位要清楚,眉区上方额肌与皮下组织分离要充分,作潜行隧道时,勿伤及眶上神经、血管。两条筋膜松紧、宽度要一致,以防成角畸形。术中结扎要牢固,术中若发现睑内、外翻,必须及时纠正。出院后患儿仍有一的段时间睑裂闭合不全,应指导家属正确护理,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
本文的远期治愈率为95.65%,对其他手术失败者、外伤性上睑下垂及眶部手术后并发的上睑下垂者只要额肌功能良好均适用。因此,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是一种值得探讨并推广的手术方式。
编辑 张惠娟, http://www.100md.com(赵届明)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8-6455/2007/05/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