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8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美容天地 > 美容 >

伴有眶缘凹陷的睑袋整复术(眼耳鼻美容)

当前位置: 首页 期刊 《中国美容医学》 2007年第4期 编号:11507522 伴有眶缘凹陷的睑袋整复术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7年第4期 伴有眶缘凹陷的睑袋整复术
  睑袋整复术中有些患者的睑袋类型表现为下睑袋区域伴有明显的鼻睑沟、眶睑沟凹陷,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和手术比较,针对睑袋区域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组织特性表现,提出了对伴眶睑沟凹陷型的下睑袋的矫正方法。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4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29例。年龄28~60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眶睑沟凹陷。

 2 治疗方法

 2.1 手术画线:于下睑缘下1.0~1.5mm画线,自泪点下方开始平行下睑缘达外眦角,勿进入隐裂区,平行于皱纹线向外延伸5mm。

 2.2 眼轮匝肌上点下移:局麻后切开,采用复合皮瓣法,皮下分离宽约6mm。于下睑板下缘剪开眼轮匝肌,于眼轮匝肌下分离至眶缘,用眼科剪分离眶骨缘下的眼轮匝肌及腱性组织与眶骨的附着部分,直至组织与眶骨分离,使眼轮匝肌上点下移。

 2.3 垫平眶下凹陷:分离并剪开眶隔膜,释放眶隔脂肪并尽量保存之。然后,将其向下铺展开垫于眶下凹陷处,并与眶骨缘下眼轮匝肌及其腱性组织用3-0丝线缝合固定3~4针,以利于铺展平整。

 2.4 关闭皮肤切口:翻转复合皮瓣,复位并铺平,观察眶睑沟凹陷改善情况。如仍有凹陷存在,用上法难以纠正时,可切取一条宽约3~4mm松弛的眼轮匝肌,将该眼轮匝肌游离移植于眶下缘凹陷处,调整直至下睑区域外观平整。于眼轮匝肌外眦部纵向V形折叠缝合后和外眦韧带缝合固定,以提升下睑张力,去除松弛皮肤,关闭切口。

 3 结果

 本组34例,术后效果均满意,典型病例。对其中27例进行3个月~2年的随访,受术者下睑平整,外貌年轻化改观明显。

 4 讨论

 4.1 下睑眶缘凹陷型睑袋形成的解剖学因素:由于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和眦韧带等结构薄弱、松弛及张力减退,且眼轮匝肌支持韧带的松弛以及退行性变使膨出的组织下移至颧骨前形成袋状,而皮肤、眼轮匝肌、眶隔的松弛度大于眶颧韧带的松弛度,加上眶颧韧带阻止,松弛皮肤及脂肪下滑,形成沟槽。鼻侧称为鼻睑沟,眶下及外侧称为眶睑沟。

 4.2 处理方法:手术重点为利用松弛组织填充凹陷。首先松懈眶肌筋膜韧带,使眶睑沟凹陷牵拉力量解除;其次充分利用下睑松弛的组织量,释放眶隔脂肪,向下铺展形成脂肪瓣,填充于眶睑沟凹陷处,即眶骨与眼轮匝肌之问。一般大多数情况可予铺平,若仍有难以铺垫平整的凹陷存在,可剪下一条松弛的眼轮匝肌游离移植该处,以填补不足之凹陷。脂肪瓣及游离肌肉组织需铺展平整,否则术后易出现局部小包块。

 4.3 如果按照传统方法去除脂肪、肌肉、皮肤,必然导致该类型睑袋患者眶睑沟改善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组织萎缩,使其外貌更加呈现衰老的面容。因此,针对伴眶睑沟凹陷型的睑袋,笔者采用眶肌筋膜及突出的脂肪铺垫平整凹陷,有利于维持下睑饱满年轻的外观,远期效果更为自然、理想。, http://www.100md.com(张海霞 张志升)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8-6455/2007/04/34.htm
上一篇:聚丙烯单丝线植入式重睑术(眼耳鼻美容)
下一篇:联合面中部提升的下睑袋整复术(眼耳鼻美容)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