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8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美容天地 > 美容 >

经筋理论对损容性疾病针灸治疗的指导作用(中医药美容)

  经筋理论系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区别于经脉系统的独特诊治规律。“经脉者,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行气血而营阴阳”,故大部分学者认为经脉中气血因邪气阻滞不通为损容性疾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却忽视了经脉“伏行分肉之间”,藏于经筋之内,经筋损伤形成“横络”,卡压经脉,是经脉“痹阻不通”的重要原因。“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所以经筋过用、劳损才是形成损容性疾病的重要因素。损容性疾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必须重视人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在治疗损容性疾病(面部选穴)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经筋痹痛而致的相关部位和内脏疾病的调节(整体选穴),标本兼治。

 1损容性疾病的经筋病理因素

 1.1经筋释义:十二经筋是古人运用当时解剖学知识,用当时的医学术语,以十二条运动力线为纲,对人体韧带学、肌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1]。经筋辨证系统与经脉辨证系统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系统,都是经络学说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外,还有保护人体内脏,反映病候,调节经脉的作用。当人体出现过度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或受外伤等因素,将使人体肌肉“津液涩渗,迫切为沫”,形成“横络”,卡压相应的经脉以及现代解剖学的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器官,而发生经络脏腑病或经络五官五体病,这是经筋损伤而引起相关的损容性疾病的主要病因。

 1.2经筋与损容性疾病的关系

 1.2.1与祖国医学的关系:经脉痹阻不通使气血津液不足或气血运行异常是损容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但是经脉穿行于筋肉之间、经筋之内,经筋“着藏”护卫经脉,调节经脉中气血正常运行 ...... 第 1 2 页 下一页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8-6455/2010/01/47.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70 字符。
上一篇:针刺足三里对小鼠皮肤光老化的影响(中医药美容)
下一篇:微创整形美容外科系列讲座(一)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