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7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四季养生 >

22例夏季中暑患者临床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22例中暑患者一般情况及各器官功能指标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其对中暑并发症的评估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南通市中医院2017年7月就诊的22例中暑患者,其中轻度12例,重度10例,记录所有患者一般情况及各器官功能指标的实验结果,统计22例中暑患者各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各器官功能指标的差异;重症中暑患者再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结果 22例患者年龄、体温(T)、血压(BP)、心率(P)、肌酸激酶(CK)、肌酐(C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细胞计数(WBC)有统计学差异;重症中暑中,治疗组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中暑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并发症多,对机体损伤大,重症中暑患者以老年人居多;重症中暑患者加用醒脑静能明显改善预后。

 【关键词】中暑;老年人;醒脑静

 【中图分类号】R5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2..02

 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发生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机体对环境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未适应时,体内产热超过散热量是发生中暑的主要机制,脱水加速中暑发生。中暑高热(体温>42℃)能引起蛋白质变性,直接损伤细胞,细胞膜稳定性丧失、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有氧代谢途径中断,导致MODS(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1]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2095-6681/2019/12/149.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19 字符。
上一篇:论文下载: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60例临床体会
下一篇:小儿秋季腹泻整体护理干预对患儿症状改善的影响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