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6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传染病 >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健康教育)

  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

 春季流行性出血热进入高发期。该病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为老鼠,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文对2007年春季在吉林省爆发的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与预防作如下浅析。

 1临床症状

 1.1发热期

 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羞明、视力模糊、口渴、恶心、呕吐、腰痛、腹泻等。发病后体温急骤上升,一般在39~40℃之间,热型以弛张型为多,少数呈稽留型或不规则型,颜面及眼眶区有明显充血,似酒醉貌。上胸部潮红,球结膜水肿、充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软腭、腋下可见散在针头大小的出血点,有时呈条索状或抓痕样。肋椎角有叩痛。束臂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白细胞一般约15000/mm3,少数病人有类白血病反应;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尿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本期一般持续5~6天。

 1.2低血压期

 一般于病程第4~6天出现,也可出现于发热期。轻者血压略有波动,持续时间短。重者血压骤然下降,甚至不能测出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991-2730/2009/04/49.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09 字符。
上一篇: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专科护理)
下一篇:论文下载:非典型性疟疾误诊6例分析(病例报告)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