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观察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证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定喘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低于观察组的9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3]中毛细支气管炎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痰热闭肺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相关诊断标准,主症:咳嗽、憋喘、气喘、喉间痰鸣等;次症:发热烦躁、口唇青紫、大便干或稀薄等。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近1个月未服用过中药;③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儿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均知悉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存在重要脏器(心、肝、肾等)功能障碍及精神障碍者;②伴有心、肝、肾功能障碍疾病者;③支气管发育不良者;④先天性喘鸣者;⑤药敏试验过敏者。
1.4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布地奈德(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253)200 mg/次,2次/d,特布他林(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6020459)1.25 mg/次,2次/d解痉止咳平喘,氨溴索(山西仟源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254)250~500 mg/次,2次/d,进行化痰、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定喘汤治疗,药用:炙麻黄3g,贝母6g,黃芩6g,麦冬6g,款冬花9g,桑白皮9g,制半夏9g,紫苏子9g,甘草3g;痰多者加天竺黄3g,鱼腥草3g;热甚者加金银花10g,生石膏10g;憋闷者加竹茹6g,枳壳6g。水煎服,1剂/d,2次/d,早晚温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7 d。
1.5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治愈:咳嗽、憋喘等症状完全消失,中医症候积分减少≥90%;显效:咳嗽、憋喘等症状部分消失或好转,65%≤中医症候积分减少≤90%;有效:咳嗽、憋喘等症状明显改善,且40%≤中医症候积分减少, 百拇医药(刘瑞娜)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7-8517/2018/0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