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医院地图信息由第三方公司提供。由于技术原因,部分医院位置可能不精确,本地图仅供参考。 本地图显示的位置为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秀华路19号。
海南省人民医院概况岁月悠悠,改革开放的曙光又照亮海南省人民医院的发展前程。建省办经济特区10多年来,医院以更新的医疗设备,更精的医疗技术,更好的医疗服务,填补了省内一项又一项医疗技术服务的空白,开创了省内一个又一个医疗事业发展的新辉煌,完成从地区医院向省级医院的飞跃,成为全省环境优美、设备齐全、建设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三级甲等医院。
如今,海南省人民医院总占地面积278083.66平方米,约417.1亩,总建筑面积21.976万平方米。院本部(留医部和秀英门诊部)设在海口市秀英区秀华路,院内草坪如茵,池水碧波,参天椰树,景色优美。1991年建设的海口门诊部,座落于市中心龙华路繁华地段,楼高九层,总面积15600平方米,建筑风格新颖独特,与周围的高层建筑群遥相辉映,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成为本市景观之一,正在建设中的住院部综合楼,楼高22层,建筑面积77358平方米。
目前,医院开放病床1164张,现有在职职工244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96人,中级职称人员678人,博士24人,硕士147人,享受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省优秀专家41人。全院现设4个门诊部,57个临床、医技科室,6个医学中心,25个研究室(所)和4个实验室,全年诊治门诊病人100多万人次,诊治住院病人3万多人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3项,厅级科研项目178项,已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00项,获科技成果131项。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20多个全国性、全省性的荣誉称号。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海南省人民医院作为全省医疗改革的先驱者,走出优质、高效、低耗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实现两次质的飞跃。第一次是以1994年被评为全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为标志,实现了从地区级医院向省级医院的飞跃;第二次是以1999年获得全国百佳医院称号为标志,实现了跨进全国省级医院先进行列的飞跃。这两次飞跃,得益于医院提出创建“群众满意的全国一流省级医院”的发展战略。为此,医院积极主动夯实医疗服务设施的基础,加大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力创一流的医疗质量。先后投入2.4亿多元,购置1.5T双梯度核磁共振成像仪、螺旋CT、伽玛刀、体部X刀、心血管影象诊断仪、直线加速器等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各部门的工作基本上实行了电脑化管理,全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已全部连入了国际互联网络,开通了卫星传送的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并采取多种形式直接把医疗骨干人才选送到国外深造,在国内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引进临床博士、硕士,使全院形成由500名高级职称专家、50多名国家级和省级优秀专家、100多名博士和硕士构成的强大的梯形专业人才队伍,不少诊疗项目已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骨病外科、心血管内科、感染科、耳鼻喉科等4个学科的专科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8个科室达到“三甲医院”重点专科水平,22个临床科室、实验室、科研项目被列为“全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五年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优秀专科,有效地提高医疗专科水平和医疗技术质量。
海南省人民医院领导认识到,为病人提供服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更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使病人的期望值得到最高程度的满足。于是,群众满不满意、赞不赞成、高不高兴成了医院创一流服务水平的出发点。医院就此进一步改善门诊就诊、检查、治疗环境和住院诊疗设施,建立健全“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实行开放式电脑划价、收费、取药一条龙服务,消除了门诊挂号、收费、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建立从门诊到病房到出院的一系列便民服务体系,规定各临床医技科室在检查、化验、手术等方面实行限时服务,建立最方便病人的医疗服务流程。抓好“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部署和检查落实,坚持开展一查思想、二查质量、三查服务、四查纪律、五查作风等“五查”活动,对医务人员从接诊、导诊、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各个岗位的仪表举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进一步落实医德医风责任制。并通过降低常用药品价格、缩短平均住院日、增设扶贫病房、开展整体护理、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站等方式,充分体现病人求医治病的最高期望值——享受到优质、高效、经济、文明、便捷的医疗服务。
海南省人民医院以“有满意的员工,才有满意的病人”作为创一流的管理水平的座右铭,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率先在省内推行临床科室主任竞争上岗、病人选择医生(医疗小组)、药品、治疗方案制度,并与经济利益挂钩,做到既让病人拥有更多的知情权、选择权,又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医疗服务创新。同时,进一步加快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从管理措施、劳动分配、企业文化等方面大力推进医疗改革,以逐步建立起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有目标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各种医疗管理规章制度,突出构建全院医疗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做到诊疗操作规范化,质量监控制度化。二是加强科室和学科带头人的建设,使医院的整体技术实力和水平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三是坚持以病床周转率、病人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入院首三天确诊率、临床治愈率和病人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效率管理,奖优罚劣。改革不合理的劳动分配制度,在分配上向临床医务人员倾斜,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科研创新领域倾斜。四是通过改善住房环境、赠送生日蛋糕、开展“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多形式搞好医院文化建设,让全体员工感受到医院集体的关心和温暖。从而使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增强,爱岗敬业的精神得到强化。
海南省人民医院率先在省内实施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制度改革,将医疗费用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到临床各医技科室,实行医保费用定额管理、包干使用。同时,在省内率先执行药品公开招标采购制度,降低药品价格,使人均门诊费用、人均住院费用、药品占收入比例逐年下降,初步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设立专门机构定期对各项医疗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清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医疗费用“一日清单”制度,治理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现象,让病人“看明白病,花明白钱”,坚决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自觉做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忠诚卫士。 海南省人民医院是现代化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创办于1885年。全院现设4个门诊部,57个临床、医技科室,6个医学中心,25个研究室(所)和4个实验室,全年诊治门诊病人100多万人次,诊治住院病人3万多人次。
1951年7月,创办于1885年的海口福音医院和1927年由海南侨胞及港澳同胞募
捐集资创办的海南医院,合并成立广东省海南行政区人民医院。当时,医院占地面积只有64亩,工作人员仅有113人,其中医务人员54人,病床136张。1988年4月,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医院更名为海南省人民医院。
建省办经济特区10多年来,医院以更新的医疗设备,更精的医疗技术,更好的医疗服务,填补了省内一项又一项医疗技术服务的空白,开创了省内一个又一个医疗事业发展的新辉煌,完成从地区医院向省级医院的飞跃,成为全省环境优美、设备齐全、建设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三级甲等医院。
海南省人民医院总占地面积278083.66平方米,约417.1亩,总建筑面
积21.976万平方米。院本部(留医部和秀英门诊部)设在海口市秀英区秀华路,院内草坪如茵,池水碧波,参天椰树,景色优美。1991年建设的海口门诊部,座落于市中心龙华路繁华地段,楼高九层,总面积15600平方米,建筑风格新颖独特,与周围的高层建筑群遥相辉映,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成为本市景观之一,正在建设中的住院部综合楼,楼高22层,建筑面积77358平方米。医院开放病床1164张,现有在职职工244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96人,中级职称人员678人,博士24人,硕士147人,享受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省优秀专家41人。全院现设4个门诊部,57个临床、医技科室,6个医学中心,25个研究室(所)和4个实验室,全年诊治门诊病人100多万人次,诊治住院病人3万多人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3项,厅级科研项目178项,已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00项,获科技成果131项。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20多个全国性、全省性的荣誉称号。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海南省人民医院作为全省医疗改革的先驱者,
走出优质、高效、低耗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实现两次质的飞跃。第一次是以1994年被评为全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为标志,实现了从地区级医院向省级医院的飞跃;第二次是以1999年获得全国百佳医院称号为标志,实现了跨进全国省级医院先进行列的飞跃。这两次飞跃,得益于医院提出创建“群众满意的全国一流省级医院”的发展战略。为此,医院积极主动夯实医疗服务设施的基础,加大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力创一流的医疗质量。先后投入2.4亿多元,购置1.5T双梯度核磁共振成像仪、螺旋CT、伽玛刀、体部X刀、心血管影象诊断仪、直线加速器等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各部门的工作基本上实行了电脑化管理,全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已全部连入了国际互联网络,开通了卫星传送的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并采取多种形式直接把医疗骨干人才选送到国外深造,在国内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引进临床博士、硕士,使全院形成由500名高级职称专家、50多名国家级和省级优秀专家、100多名博士和硕士构成的强大的梯形专业人才队伍,不少诊疗项目已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骨病外科、心血管内科、感染科、耳鼻喉科等4个学科的专科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8个科室达到“三甲医院”重点专科水平,22个临床科室、实验室、科研项目被列为“全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五年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优秀专科,有效地提高医疗专科水平和医疗技术质量。
目前,海南省人民医院开放病床1113张,有工作人员2749人,其中高
级职称人员327人,中级职称人员441人,博士15人,硕士48人,享受国家特贴专家和省优秀专家等各类专家43人。设有5个门诊部,46个临床科室,3个医学中心,25个研究室(所)和4个实验室。全院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60多个,已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0多项。1988年以来,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20多个全国性、全省性的荣誉称号。
技术与设备医院积极主动夯实医疗服务设施的基础,加大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和引
进的力度,力创一流的医疗质量。先后投入1.8亿多元购置包括磁共振成像仪、螺旋CT、伽玛刀等在内的一批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各部门的工作基本上实行了电脑化管理,全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已全部连入了国际互联网络,开通了卫星传送的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并采取多种形式直接把医疗骨干人才选送到国外深造,在国内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引进临床博士、硕士,使全院形成由300多名高级职称专家、40多名国家级和省级优秀专家、60多名博士和硕士构成的强大的梯形专业人才队伍,不少诊疗项目已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骨病外科、心血管内科、感染科、耳鼻喉科等4个学科的专科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8个科室达到“三甲医院”重点专科水平,22个临床科室、实验室、科研项目被列为“全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五年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优秀专科,有效地提高医疗专科水平和医疗技术质量。
海南省人民医院领导认识到,为病人提供服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
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更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使病人的期望值得到最高程度的满足。于是,群众满不满意、赞不赞成、高不高兴成了医院创一流服务水平的出发点。医院就此进一步改善门诊就诊、检查、治疗环境和住院诊疗设施,建立健全“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实行开放式电脑划价、收费、取药一条龙服务,消除了门诊挂号、收费、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建立从门诊到病房到出院的一系列便民服务体系,规定各临床医技科室在检查、化验、手术等方面实行限时服务,建立最方便病人的医疗服务流程。抓好“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部署和检查落实,坚持开展一查思想、二查质量、三查服务、四查纪律、五查作风等“五查”活动,对医务人员从接诊、导诊、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各个岗位的仪表举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进一步落实医德医风责任制。并通过降低常用药品价格、缩短平均住院日、增设扶贫病房、开展整体护理、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站等方式,充分体现病人求医治病的最高期望值――享受到优质、高效、经济、文明、便捷的医疗服务。
海南省人民医院率先在省内实施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制度改革,将医疗
费用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到临床各医技科室,实行医保费用定额管理、包干使用。同时,在省内率先执行药品公开招标采购制度,降低药品价格,使人均门诊费用、人均住院费用、药品占收入比例逐年下降,初步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设立专门机构定期对各项医疗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清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医疗费用“一日清单”制度,治理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现象,让病人“看明白病,花明白钱”,坚决抵制和纠正行业 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据统计,1999年门诊、住院病人分别比1998年增加15.49%和16.89%,但门诊、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分别比1998年减少0.82%和3.49%;收治医保病人比1998年增加17.39%,人均费用相比却减少34.8%。2000年与上年同期相比,门诊病人增长9.51%,住院病人增长12.92%,但门诊、住院病人的人均医疗费用均呈下降趋势。
春风得意马蹄疾。海南省人民医院正以“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环境”的姿态迈进全国一流省级医院的行列,实现创建“群众满意的全国一流省级医院”的目标,为推动全省医疗事业的发展再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南省人民医院优势专科
马建林 王为服 向 伟 刘 海 杨进福
沈宁江 张吉翔 张旭日 陈海波 欧 波
郑 维 赵灿熙 涂易正 符 征 肖占祥
贺国丽 马立宁 李儒正 谢贤和 杨毅军
临床科室及门诊部医学专家消化内科 吴克利 韩向阳 韦 红 田小兰 殷红梅 周德强
心血管内科 苏哲坦 马建林 吴 明 李 斌 吴 忠
神经内科 廖小平 文国强 龙志刚 柯行娆 欧阳锋 林成信
干部病科 王好问 林举浮 梁莲璇
呼吸、肾病内科 郑万川 黄烈城 曾辉勤 詹 锋 钟 路 黄亦江
程宏宁 武 伟
感染科 贾 杰 陈所贤 苏林光 邱 平 肖芙蓉 沈 伟
林 锋 林志迭 周世明
内分泌科 傅世华 高勇义 陈道雄 许少刚
血液内科 姚红霞 郑 波 杨剑国 林丽娥 吴从明
肿瘤内科 刘 华 杜经农 谢贤和
康复一区 李 伟 张旭日 郑资脉 孙立君 吴多智
康复二区 吴智勇 郑 茵 黄仲生
康复三区 许晋川 吕静美
小儿科 陈 炽 郭德兴 吴玉蕊 向 伟 廖 锋 郑作宇
陈 实 蔡云望 彭晓兰 李 玲 韩 娟 洪 妹
李瑞花 阙利双 张亚明 林志贵 谢慧能 韩慧敏
新生儿科 庄玲丽 郑 旭 林 静 詹 端
加强治疗科 何振扬 艾河辉
放疗科 陈显钊 韦 雄 何仲麟 张欣欣 唐启信
中医科 陈光家 符廷菊 徐绍仪 周经才 徐凤翲 陈桂铭 李玉玲 王淑娟 英 英 钱仁康
血液净化中心 曾丽花 李 洪
皮肤性病科 蒙秉新
普通及小儿外科 邝才湜 吕云福 李 权 陈一明 黄 海 杨毅军
泌尿外科 岑 松 钟 江 冯 雄 王为服 刘元晓 王 栋
创伤骨科 宋世锋 黎早敏 陈剑飞 曾 凡 姚伦龙
显微、手外科 王和驹 潘云川 马心赤 王 清 王快胜
烧伤外科 陈彦堃
整形美容外科 展 望 李 梅
心血管外科 吴朝光 朱 艺 李儒正
骨病外科 沈宁江 林明侠 陈鹰镇 王先安 符 波 林庆彪
肝胆外科 王海东 肖占祥 周开伦 龙籍典
颈胸肿瘤外科 汤 鹏 潘 和 戴家训 蔡用清 陈锋夏 王德伟
腹部肿瘤外科 王国雄 李仁锋 方壮伟 蔡国豪 周卫平 刘 海
神经外科 王宇田 颜业民 罗光华 刘 健 赵建农 王鹏程
陈宝智 刘小丘
眼科 欧 波 赵普宁 李树南 刘汉生 陈海波 杨 洁
林 静 毛海燕 陈绮龄
妇科 杨舒盈 朱根海 白兰凤 王 雁 贺国丽 宁国媛
产科 许 艳 茹美艳 王 历 李杏秋 吴玉南 王红霞
郭琼华 吴翘楚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况光仪 符 征 文武豪 黄振东 丁 煌 蔡笃梅
钟凤玲 黄才寿 林 霞 郭健英
口腔科 郑长泰 廖天安 孔庆仁 梁 斌 谭雅琴 黄章如
李 俨
心理咨询与治疗 林明方 彭晓兰
秀英门诊部 林明方 戴布民
省委门诊部 岑新福 刁亚芝 石 阳
海府路门诊部 李绍琼
麻醉科 林明忠 周德华 严兴福 陈维浓 潘正忠 陈泰卫
梁 敏 欧阳碧山
医技及其他科室专家
急救中心 宋 维 陈地发 张蕾蕾 赵 宁 符集伟 李龙鹤
黄桂芝 王圣良 马立宁 王 平
核医学科 李诗运
高压氧科 陈泽湖 魏诚文
放射科 李建军 吴 宁 刘光洪 王澄泉 李岩 李传资
林尤军 罗祥斌 陈文清 陈洋 李长清 俞安伦
赵应满 黎君翔 刑增宝
功能诊断科 杨炳昂 符少清 刘起珠 张界宋 符庆春
检验科 陈家骐 谷海瀛 陈代钊 宋星宇 谭道义
病理科 龚选举
输血科 夏 兰
药学部 周广耀 林 慧 吴海涛 黄海英 古淦均 黄春新
陈德坚
预防保健科 王丽萍
医学研究中心 符生苗 邓立群
信息中心 刘 谦 赵金华 王平根 符庆丹
复康中心 孙 畅
护理专家 郑连娣 符林秋 王 苹 张婉娟 蔡惠文 钟刘南
倪晓春 莫惠萍 王武军 严桂香 王丽君 邱善婵
陈 玲 许晨耘 袁秀英 孙玉娟 王少英 魏丽琼
GE螺旋CT机
核磁共振成像仪(MRI)
血管造影系统(DSA)
岛津X线机
遥控天暗盒X线机
超声诊断仪
B 超
彩色超声诊断仪 电脑心电图仪
纤维结肠镜
ISC免疫化学系统
全自动生化自动分析仪
血球计数分析仪
细菌检测仪
DNA扩增仪
钾钠分析仪
模拟定位机
直线加速器
铱后装内照射治疗系统
放射治疗设计系统
透射型电子显微镜
旋转式伽玛刀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ECT)
X光刀 细胞刀
流式细胞分析仪
多功能监护麻醉机
计算机放射系统(CR)
海南省人民医院的先进设备MRI、ECT、螺旋CT、彩超、伽玛刀、体部X-刀血液透析仪、人工心肺机、全能麻醉呼吸机、自动生化分析仪、体外循环机、直线加速器、高压氧舱、C臂300mAX光机、V放射免疫摄影显微镜、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仪、“多弹头”自动导航射频肝癌治疗仪等
海南省人民医院附近的医院 海口市秀英区妇幼保健站 医院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先烈4号 医院等级:二级甲等 经营方式:国营 联系电话:0898-68660205秀英区海秀乡卫生院 医院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海秀卫生院 经营方式:私人 联系电话:0898-68662329
海南医疗康复中心 医院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秀华路 经营方式:合伙制 联系电话:0898-68622385
海南省港务局海港医院 医院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海口港 经营方式:国营 联系电话:0898-68623822
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海南省工人医院) 医院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白水塘路48号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重点科室:消化内科、消化内镜科、血液净化科、微创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 经营方式:国营 联系电话:0898-66822678(总机),66825555(急诊),66808097(值班)
此页由A+医学百科用户行医于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16:30最后更改。
本站内容由网友添加和整理,仅供学习和参考。站内信息不一定准确、全面或最新。
网站内容不应成为诊断或治疗疾病的最终依据。A+医学百科提醒网友,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