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采用盐酸罗哌卡因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用不同麻醉方法治疗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2月到2019年2月间到我院就诊的2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将2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硬膜外联合小剂量轻比重腰麻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治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比較。结果:实验组的麻醉药物剂量、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2例患者入手术室后均接受补液、吸氧等常规治疗,常规监测ECG、BP、HR、SpO2,胶、晶比例设置为1:1。而后对照组患者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实验组患者接受硬膜外联合小剂量轻比重腰麻麻醉。
对照组:选择患者L1~L2处间隙对其进行硬膜外穿刺,使患者保持患侧在上侧卧位,待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患者头端放置硬膜外导管4cm,先给与2%盐酸利多卡因3ml,间隔五分钟后观察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征象后,再给予患者0.75%盐酸罗哌卡因10—15ml。
实验组:术前,医护人员要将1ml—1.3ml浓度为1%的盐酸罗哌卡因和无菌注射用水进行配比至5ml,体位同对照组,并于患者L3~L4间隙处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穿刺麻醉,待脑脊液成功回流通畅后,穿刺针开口向上,将5ml轻比重国产盐酸罗哌卡因注入,给药速度在50s—70s内,后退出腰穿针,向患者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4cm,完毕后保持侧卧位15分钟。待10分钟后对麻醉平面进行测试,不足T10者,调整体位到头高位,之后平面仍不足者,再经硬膜外腔给予2%的利多卡因3ml试验量,术中可根据患者具体麻醉情况考虑是否对其进行麻醉药物的追加。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药物剂量、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阻滞完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P, 百拇医药(潘峰)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2-8714B/2020/05/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