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麻醉特点以及麻醉方式,探讨有效的麻醉管理措施。
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的麻醉方式、麻醉有效时间、麻醉药使用时间以及患者清醒时间。
结果: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麻醉效果良好,围术期未发现因麻醉死亡患者,术后意识苏醒迅速,10例患者术后病情加重或合并其他部位严重损伤而死亡,死亡率为10%,6例轻度残疾者,4例重度残疾者,植物人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治疗有效率为80%。
结论:术前全面检查与评估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加强围术期的麻醉管理,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用量,严密监测术中、术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从而保证患者围术期的安全。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麻醉方式围术期麻醉管理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15-01
外伤性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常常伴有弥漫性脑肿胀、颅骨骨折、头皮开裂、脑挫裂伤、脑积水、腹部挫伤以及出血量增多等症状,且多数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全身并发症以及昏迷,严重的话会导致呼吸道梗死、缺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休克以及高碳酸血症等症状,发病率极高,尤其是随着我国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工业的迅猛发展,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显著升高,急诊手术治疗是临床救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主要手段,术中的麻醉处理也相应较多,但因该病高致死率以及高致残率的特点,对麻醉处理有更高要求。合理的麻醉诱导方式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疗效,减少患者死亡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围术期的麻醉处理方式及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男性65例,女性35例,患者的年龄在19-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8.5±2.4岁。致伤原因:因交通事故伤者50例;因高处坠落伤者30例;因硬物撞击伤者18例;因跌倒损伤者8例,其他原因者14例。患者入院后,经初步检查发现大部分患者均存在1种或1种以上合并疾病,其中合并四肢骨折者30例,胸部损伤者29例,休克者22例,颜面部损伤者12例,腹脏器损伤者7例。100例患者中发现颅内出血者35例,硬膜外血肿者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20例,原发性损伤18例。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60例,, 百拇医药(卢炳益) 第 1 2 页 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外科 > 颅脑损伤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1-8801B/2013/1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