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加强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误治。方法 对非典型心肌梗死初诊误诊的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因其疼痛不明显或无疼痛,或疼痛的部位、性质等与心绞痛不相符而易引起漏诊或误诊。结论 加强对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提高警惕性,提高诊断准确率是避免误诊误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误诊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2.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100-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症之一,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可发生多种严重的并发症,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其病死率很高。首发症状不典型AMI患者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现就我院1997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8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54~93岁。误诊时间:4小时~2天;其中误诊为急性胃炎3例,COPD急性发作2例,急性左心衰1例,脑供血不足1例, 。
2 典型病例
2.1 病例1: 女,93岁。COPD病史20年,因喘憋2小时于2011年3月12日入院. 查体; 37℃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5-0515B/2011/04/82.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