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5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肝病专题 > 乙肝 >

阿德福韦酯联合微卡、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微卡、乙肝疫苗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6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研究组,患者32例,该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微卡、乙肝疫苗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31例,该组患者采取单用阿德福韦酯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HBV-DNA阴性率及HBeAg阴性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百拇医药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据相关的临床医学调查显示[1],近年来,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若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没有得到正确的医学治疗,较易导致患者发生肝硬化乃至肝癌,这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疾病风险。本文为了进一步研究、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微卡、乙肝疫苗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供参考。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6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研究组,患者有32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1~51岁之间;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有31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0~51岁之间。对比2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用阿德福韦酯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如:患者每日口服阿德福韦酯药物1次,且每次服用的药剂量为10mg[2]。研究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微卡、乙肝疫苗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即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之上再另加微卡与乙肝疫苗进行治疗,如:对患者臀部进行注射剂量为22.5ug的微卡,且每2周注射1次[3];对患者的三角肌部位注射剂量为20ug的乙肝疫苗,且每1个月注射1次即可[4]。
, 百拇医药
 1.3观察项目 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的HBV-DNA阴性率及HBeAg阴性率,并进行分析。其中,所得数据越高,则代表该组的治疗方式相对有优势。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方法包括x2分析,t分析等。其中,计量数据用(±s),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例数、百分比,采取卡方检验,p, http://www.100md.com
 组别例数HBV-DNA阴性率HBeAg阴性率

 研究组3226(81.25%)18(56.25%)

 对照组3119(61.29%)12(38.71%)

 注:p, 百拇医药
 根据本文研究,可以得出:研究组患者的HBV-DNA阴性率及HBeAg阴性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研究组的治疗方式是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这也由此证明了,阿德福韦酯联合微卡、乙肝疫苗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阿德福韦酯联合微卡、乙肝疫苗的治疗方式,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HBV-DNA阴性率及HBeAg阴性率,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磊,邓斌,左金宝等.阿德福韦酯联合微卡、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22):21-22.

 [2] 朱斌,张平.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3):179-181.
, 百拇医药
 [3] 张晓宇,黄海英,李树臣等.脂肪肝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影响的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3,47(4):347-349.

 [4] 褚卫明,那丽颖,黄利华等.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815-3817.

 [5] 陆建国.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34-36.

 [6] 覃华,李端,杜德伟等.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应用阿德福韦酯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62-63.

 [7] 李小溪,钟春秀,杨淑玲等.阿德福韦酯和替比夫定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肾脏功能影响的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6):826-829., http://www.100md.com(李俊红)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1-8801/2015/03/77.htm
上一篇:乙肝疫苗对母婴传播预防效果分析
下一篇:乙肝患者HBV感染指标、病毒复制水平与基因分型关系探究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