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5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四季养生 >

秋冬季节崴脚多,别再让你的脚踝受冻了

很多朋友会发现秋冬季节崴脚的情况比春夏季节多,这是大家的错觉吗?还真不是!

人体肌肉的黏滞性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气候寒冷时,肌肉相对温度高时变得“僵硬”,专业术语叫“黏滞性增加”。所以到了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四肢关节不灵活,就容易出现肌肉拉伤或者引起崴脚。

如果崴脚了,要立即做好这几件事:

一、损伤后24小时内尽早实施以下急救措施即适当地保护,适当的负重、冰敷,加压包扎及抬高患肢。

二、受伤后首先要保护受伤的地方,避免恶化,在有限制的情况下维持活动,适当地休息。

三、受伤后24小时内都应冰敷,在48小时后可适当地负重活动;将受伤部位压迫避免关节肿胀;将受伤部位抬高于心脏。

四、受伤后简单处理后建议立即就医拍X光片,这样能排除是否有骨折,以免延误病情。


五、在受伤24小时后,除了静养之外,可以适当用盐水泡脚来消肿或者用热水浸泡毛巾敷患处,能起到活血化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既安全又有效。

秋冬季节,崴脚主要是因为肌肉变“僵硬”,对于突发的外力无法及时做出回应。

所以改善踝关节周围肌肉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加强附近肌群的力量,可以很好地预防崴脚。平时要多注意保暖、多热敷,这样能很好地预防崴脚的发生。为了避免崴脚,秋冬季节就不要再露脚脖子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推荐专家更多 石坤元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工人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

万力生主任医师深圳市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上一篇:惊蛰乍暖还寒,老犯困!春季养生重在“捂”,还要调息护肝
下一篇:秋季易上火 了解这些助您去秋“燥”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