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5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JAMA Psychiatry:认知行为疗法显著改善失眠症患者发生抑郁及抑郁复发风险!

核心提示:患有失眠症的老年人有发生抑郁症及抑郁复发的高风险。因此需要在老年人中额外关注如何预防抑郁症。为了研究用失眠症认知行为疗法(CBT-I)治疗失眠症,与积极的比较条件--睡眠教育疗法(SET)相比,是否能预防老年人的严重抑郁症。

患有失眠症的老年人有发生抑郁症及抑郁复发的高风险。因此需要在老年人中额外关注如何预防抑郁症。为了研究用失眠症认知行为疗法(CBT-I)治疗失眠症,与积极的比较条件--睡眠教育疗法(SET)相比,是否能预防老年人的严重抑郁症。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avid Geffen医学院神经科学专家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AMA Psychiatry杂志上。

这项评估员盲法、平行组、单点随机临床试验评估了431人的社区样本,并招募了291名60岁或以上患有失眠症的成年人,他们在过去一年中没有重大抑郁症或重大健康事件。研究招募从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进行。试验方案经过修改,将随访时间从24个月延长至36个月,随访工作于2018年7月完成。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2个月的CBT-I(n = 156)或SET(n = 135)。主要结果是通过访谈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标准诊断出的发生重度抑郁症的时间。次要结果是抑郁症事件发生前失眠症的持续缓解或随访时间。

结果显示,在291名随机参与者中(平均[SD]年龄,70.1[6.7]岁;168[57.7%]名女性;7[2.4%]名亚裔,32[11.0%]名黑人,3[1.0%]名太平洋岛民,241[82.8%]名白人,6[2.1%]名多种族,2[0.7%]名未知),156人被随机分配到CBT-I,135人分配到SET。共有140人(89.7%)完成了CBT-I,130人(96.3%)完成了SET(χ2=4.9,P=0.03),其中CBT-I组有114人(73.1%)完成了24个月的随访,SET组有117人(86.7%)(χ2=8.4,P=0.004)。

总的来说,CBT-I组的19名参与者(12.2%)和SET组的35名参与者(25.9%)发生了偶发或复发的重度抑郁症,其中CBT-I组风险降低49%(HR=0.51;95%,CI 0.29-0.88;P = .02)与各亚组一致。与SET参与者(26[19.3%])相比,CBT-I参与者(41[26.3%])在抑郁症事件前或随访期间持续的失眠障碍缓解的可能性更大(P = .03)。与失眠症持续缓解的SET组相比,CBT-I组中失眠症持续缓解的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降低了82.6%(HR=0.17;95%,CI 0.04-0.73;P=0.02)。

这项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用CBT-I治疗失眠症对预防患有失眠症的老年人发生和复发重度抑郁症有整体益处。在社区范围内对老年人的失眠问题进行筛查,并广泛提供基于CBT-I的失眠治疗,可以大大推进公共卫生工作,以治疗失眠和预防这一脆弱的老年人口中的抑郁症。


参考文献:

Prevention of Incident and Recurrent Major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 With Insomni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sychiatry. 2022;79(1):33–41.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21.3422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推荐专家更多 徐莉萍副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擅长领域:青少年行为和情绪障碍的诊疗以及各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家庭治疗,具备丰富的临床家庭治疗经验,曾在德国学习三个月。

马玉红主任医师成都棕南医院精神科

擅长领域:擅长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心理障碍、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等。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心理治疗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

朱紫青主任医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擅长领域:抑郁症、失眠、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躯体化障碍、头晕头痛、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神经衰弱、心理障碍、植物神经紊乱、癫痫、酒瘾、网瘾等精神心理疾病。

上一篇:Lancet Psychiatry:怪不得你焦虑、抑郁——精神心理障碍仍然是全球十大主要负担原因之一!
下一篇:BRIT J NUTR:维生素B12缺乏可能会增加患抑郁症风险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