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一项由赖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做出的研究结果,多种靶向线粒体的药物联合使用可能成为对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最佳武器。
文章作者,来自莱斯大学的生物学家Natasha Kirienko和博士后研究员Svetlana Panina发现,针对线粒体的抗癌药物与糖酵解抑制剂联合使用时,能够对白血病癌细胞产生不错的杀伤效果,同时却能很大程度上保持健康细胞不受影响。
相关结果发表在《Cell Death Differenciation》杂志上。该研究可能会为个性化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方法。
Kirienko说:“我们首先发现了癌症类型与它们对特定种类的化学疗法(线粒体靶向药物)的敏感性之间的潜在联系。” “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包括来自九种不同癌症类型的60个细胞系,表明白血病细胞对线粒体损伤特别敏感。”
研究人员将细胞系暴露于多种已知的线粒体靶向药物。他们发现低剂量的mitocan/糖酵解抑制剂混合物能够杀死他们测试的所有白血病细胞系,其浓度低于杀死健康细胞所需的浓度。然而,实体肿瘤细胞(如卵巢癌)被证明对线粒体具有高度抗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对线粒体相对敏感,但是它比健康的血细胞还是更具抵抗力一些。
在他们最好的实验结果中,有86%的靶向白血病细胞被杀死,而健康血细胞只有30%。Kirienko说:“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许多药物对癌症都有一定的偏向性,但是在这里,我们发现了生存率的五倍差异。”
研究人员还表明,线粒体如何有效地将氧气中的能量转化为有用的三磷酸腺苷(ATP)与它们对治疗的抵抗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Kirienko说:“癌细胞的ATP转化效率越高,对线粒体靶向药物的抵抗力就越大。如果这是真的,医生可以从患者样本中对线粒体健康这一特定参数进行相对简单的测试,并预测治疗是否有效。”
帕尼纳说,计算模型使他们认为糖酵解途径可以帮助线粒体。她说:“糖酵解还提供了ATP,因此靶向作用会降低能量,并阻断线粒体中产生能量的前体,线粒体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情况。” “这使我们相信这种结合将产生协同效应。
作者说:“癌细胞通常比正常细胞具有更高的代谢活性,因此我们预测它们可能对这种联合杀伤疗法更为敏感。”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氨基己酸片
适用于预防及治疗血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的各种出血。 (1)前列腺、尿道、肺、肝、胰、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等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或手术出血,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链激酶或尿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 (2)可作为血友病患者拔牙或口腔手术后出血或月经过多的辅助治疗。 (3)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咯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白血病等各种出血的对症治疗,对一般慢性渗血效果显著;对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疗效差;对严重出血、伤口大量出血及癌肿出血等无止血作用。[详细]
去看看 ¥0.0推荐专家更多
童秀珍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擅长领域:擅长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诊断和治疗;对各种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擅长领域: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各类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骨髓增殖性肿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等的诊治。
万鼎铭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擅长领域: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脐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敏感实体瘤(小细胞肺癌,睾丸癌,乳腺癌,卵巢癌,神经母细胞瘤等)及难治性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RA)和免疫缺陷疾病(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等); 诊治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热待查、血小板减少性症、再生障碍性贫血(AA)、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溶血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出凝血障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