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5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白血病治疗获重大突破,提高30%生存率成为可能!

核心提示:白血病是一群癌症种类的统称,尽管早在公元前4世纪人们就知道这种血液病的存在,但直到1845年,在爱丁堡,约翰·休斯·贝内特(John Hughes Benett)正式诊断出该疾病。此后19世纪,几位欧洲医生注意到他们的很多患者患有异常高水平的白细胞,称为白血病。

说到白血病,就想起少年时期,印象最深刻的韩剧《蓝色生死恋》,或者前两年感人泪下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抑或是经常会看到的某某大学生确诊白血病与病魔抗争事迹。大部分人都是从剧情或者新闻中了解到白血病:是一种非常严重,患了“要命”的绝症!

白血病是一群癌症种类的统称,尽管早在公元前4世纪人们就知道这种血液病的存在,但直到1845年,在爱丁堡,约翰·休斯·贝内特(John Hughes Benett)正式诊断出该疾病。此后19世纪,几位欧洲医生注意到他们的很多患者患有异常高水平的白细胞,称为白血病。

白血病主要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白血病4种类型,通常发病于骨髓,造成不正常白血球的大量增生,症状可能包含出血与瘀斑、疲倦以及感染风险增加。如果不经治疗,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缓解,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可以达90%,但整体生存率还是比较低。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数据,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白血病死亡人数超30万,而我国白血病死亡人数达到6万。

《中国贫困白血病儿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白血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一般需要2-3年时间,所需治疗费用10-30万,骨髓移植费用30-100万。白血病、部分淋巴瘤等肿瘤患儿,治疗周期以年为单位,要经历2-3年时间,期间需要多次住院治疗。因此,白血病的治疗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

尽管近年来推出了几种针对该病的新药,但都未能显著改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或生存率。可喜的是,今年3月,伦敦国王学院白血病生物学教授兼主席Chi Wai Eric So博士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研究通过结合使用高度纯化的人类造血干细胞进行前瞻性疾病建模,并对原发患者样本中的白血病干细胞(LSCs)进行回顾,发现人类造血干细胞(HSCs)和普通骨髓祖细胞(CMPs)是由混合系白血病(MLL)基因融合驱动的人类急性髓系白血病(MLL-AML)的两种不同起源。并使用抗腹泻药物非达霉素减轻化疗耐药性。

研究通过shRNA介导的敲除或使用小分子抑制剂菲达霉素(目前用于梭菌感染相关的腹泻)抑制ABCC3,有效地使HSC衍生的MLL-AML对标准化疗药物恢复敏感。该研究不仅从功能上确立了人LSCs对MLL-AML的两种独特起源及其在介导化疗耐药中的作用,而且通过重新利用一种已在临床上使用的耐受性良好的抗腹泻药物,为干细胞相关治疗耐药确定了一条潜在的治疗途径。

事实上,近期关于白血病药物治疗进展飞速。去年12月,由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团领导的23个国家148个地点的全球试验结果显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了30%,显著提高了5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生存率,研究结果发表在NEJM上。

该研究进行了阿扎胞苷口服制剂(CC-486)3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472名患者随机分配接受CC-486(300 mg)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是总体生存率,次要终点包括无复发生存和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CC-486随机分组后中位总生存期明显更长(P 0.001)。CC-486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也显着长于安慰剂组(P 0.001)。在根据基线特征定义的大多数亚组中,显示了CC-486在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方面的优势。两组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1级或2级胃肠道事件。常见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CC-486组为41%,安慰剂组为24%)和血小板减少症(分别为22%和21%)。在CC-486治疗期间,与健康相关的总体生活质量得以保留。

该研究可谓是白血病治疗史上里程碑式成果,众所周知,在强化化疗后,许多老年患者因不能接受干细胞移植,AML复发的风险很高。该药物的问世能显著延缓疾病的复发,从而延长生存期,且不影响生活质量。

对于白血病的治疗,医学科学界仍然处于不停探索的阶段。近年来,有不少学者陆续发现治疗白血病的新方案。而白血病包含复杂多种的亚型,其治疗仍然存在着探索空间。

近日,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Mount Sinai)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建立了第一个细胞模型,发表在在Cell Stem Cell上的研究描绘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从早期到晚期的演变过程。通过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使细胞变恶性的基因,确定了AML早期阶段的潜在治疗目标。

白血病是通过顺序获取体细胞突变而产生的,这些突变产生了连续的克隆种群,病情进化模型可以帮助阐明这一过程并为疾病早期阶段的治疗干预提供信息,但其创建面临着巨大挑战。

因此,研究人员结合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和CRISPR-Cas9技术来开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克隆进化模型。通过逐步引入三个驱动程序突变,生成了iPSC系,在造血分化时捕获了不同的恶性前阶段,包括克隆性造血(CH)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最终导致了可移植性白血病,并概括了转录和染色质可及性特征主要人类MDS和AML,重现一个正常细胞一步步转化为恶性细胞的过程。


通过绘制转录组和染色质景观的动态变化图,研究结果表征了驱动疾病阶段之间特定过渡的转录程序,发现炎症和先天性免疫途径构成了早期靶点,并证明这些途径的抑制剂,可能是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有希望的治疗方式。

综上,随着医学发展,白血病的药物治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治疗等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对于患者来说,一旦患病对于本身、家庭、工作和经济来说都具有一定的负担。未来探索治疗新靶点,开展新药临床实验,优化干细胞移植,开拓可负担医疗途径将是新时代白血病的使命和方向。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癌症的真相与误区第31期:白血病必须骨髓移植?

近年来,白血病患者苦寻合适的骨髓捐献志愿者,或因高额的移植费用而无法手术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于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紧密联系起来,认为若没有合适的骨髓移植患者就只能等死,甚至有的家属在病人确诊白血病后,对医生所要求的马上进行化疗的做法并不认同,并且会质疑为什么不做骨髓移植?


氨基己酸片

适用于预防及治疗血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的各种出血。 (1)前列腺、尿道、肺、肝、胰、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等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或手术出血,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链激酶或尿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 (2)可作为血友病患者拔牙或口腔手术后出血或月经过多的辅助治疗。 (3)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咯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白血病等各种出血的对症治疗,对一般慢性渗血效果显著;对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疗效差;对严重出血、伤口大量出血及癌肿出血等无止血作用。[详细]

去看看 ¥0.0
推荐专家更多 童秀珍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诊断和治疗;对各种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李英华衡水市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各类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骨髓增殖性肿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等的诊治。

柴静媛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诊断与治疗常见和疑难血液疾病如常见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罕见和疑难血液疾病;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恶性网状细胞病,粒细胞缺乏症等

上一篇:“口水娃”不长牙竟是患上血液病 专家提醒:孩子出现不明原因包块要引起重视
下一篇:东京居民血液致癌物超标,污染源或美军基地!血液里有哪些重要健康指标?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