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5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疾病专题 > 肝病专题 > 乙肝 >

你敢不敢和乙肝携带者接触

核心提示:乙肝病毒的传播最根本的途径只有一个:血液传播。输血、性生活、母婴传播是最主要的三种方式。一起工作、就餐、握手、打喷嚏、咳嗽等日常接触不会导致传播。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不能因个人的担心害怕就在公共领域排斥乃至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

日前,卫生部再次明确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然而,《生命时报》联合新浪网“健康频道”进行的一项1597人参与的调查显示,依然有43.1%的人误解了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46.8%的人不知道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

调查显示,80.9%的被调查者知道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传播途径的了解上看,89.5%的人选择“共用针头”;选择“无保护性行为”的占66.6%;另有21.1%的人选择 “共餐”;还有16.8%和5%的人认为“打喷嚏、咳嗽”和“握手”也会导致感染乙肝病毒。“在学术上,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贾继东强调,乙肝病毒的传播最根本的途径只有一个:血液传播。输血、性生活、母婴传播是最主要的三种方式。一起工作、就餐、握手、打喷嚏、咳嗽等日常接触不会导致传播。“因此,需要大家警惕的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是一些不正规的医疗行为。由于器具消毒无法保证、针头重复使用等原因,到不正规诊所就医、美容院纹身、修脚等,均有可能被传染。大家应到正规医院就诊。”


调查还显示,愿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事、共餐、吃由他们准备的食物的比例分别为75.5%、74.6%、69.1%。“这说明公众对他们的理解度和接纳度在提高,是个好现象”,贾继东告诉记者。但令人惊讶的是,分别有18.8%、14.5%、16.4%的歧视者明知不会感染上乙肝,但还是因为害怕而拒绝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事、共餐或吃由其准备的食物,这一比例甚至高于误认为这样会传染病毒而拒绝的比例。 “这就有点自私心理了。”贾继东认为,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不能因个人的担心害怕就在公共领域排斥乃至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他呼吁,这部分人应该保持科学态度,克服没必要的担忧。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乙肝歧视”:被放大的威胁

常言说:“人生如戏”,火热一时的电视剧《蜗居》曾因“不洗手,回头得乙肝,找工作都没人要”台词惹发“乙肝歧视”的争议。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言,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上演这样的误解与歧视。为何,“乙肝歧视”愈演愈烈?


推荐专家更多 石裕明主任医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各种疑难、危重肝病和寄生虫病,各种病毒型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尤其擅长重症肝炎、晚期肝硬化和中毒性肝病的监护和治疗、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防治、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治。

邹志强主任医师烟台市奇山医院

擅长领域:从事传染病及肝病临床研究30余年,在肝病精准诊断与个体化精准治疗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具有先进的慢病及健康管理理念。

陈晓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擅长领域:药物、毒物、酒精性肝损伤、肝衰竭、重型肝炎、肝癌、肝硬化及严重并发症如顽固性腹水、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的抢救治疗、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遗传代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以及酒精性肝病的酒依赖及戒断综合征、躯体疾病与心理障碍干预等方面的诊断及治疗

上一篇:乙肝歧视
下一篇:慢性乙肝长期管理的重要性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