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年中,剖腹产的比例有所上升。在34周以下的分娩中(占分娩总数的2.75%),剖腹产率为50%。在过去,人们认为CD可以减少早产儿的新生儿死亡和出生时的创伤,然而,现在对早产儿的最佳分娩方式仍有争议。一些作者发现,CD与呼吸道发病率的增加有关,尤其是早产新生儿。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表明,CD与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风险降低有关。其他研究发现,CD和阴道分娩(VD)在新生儿结局上没有明显差异。近日,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了分娩方式对妊娠34周前出生的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研究结果已发表于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
研究纳入2009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妊娠24.1至34.0周之间出生的所有单胎活产新生儿,比较了阴道分娩(VD)和剖腹产(CD)的母体和妊娠特征以及新生儿结局。
结果显示,在475例早产儿中,223例(46.9%)是阴道分娩,252例(53.1%)是剖腹产。与CD分娩的产妇相比,阴道分娩的产妇更年轻(29.6±6岁vs. 31.2±6岁,p=0.003),高血压疾病(9.9 vs. 36.1%,p 0.001)和糖尿病(0.4 vs. 4.4%,p=0.006)的比例更低,药物滥用的比例更高(4.9 vs. 1.6%,p=0.006)。与CD出生的新生儿相比,VD出生的新生儿有更高的出生体重(1716±595 vs. 1443±507,p .001),更少的小胎龄率(7.2 vs. 19.4%,p .001)。虽然VD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CD高,但两种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综合结果相似。这些发现在根据胎龄(GA)进行的亚组分析中是一致的。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在分娩前1周使用倍他米松(aOR = 0.59,95% CI 0.38-0.92,p = .001)和分娩时的GA(aOR = 0.74 95% CI 0.64-0.84,p = .004)对新生儿综合结局有独立保护作用。
综上,该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的结局似乎不受分娩方式的影响。
原始出处:
Ohad Gluck, et al., The impact of mode of delivery on neonatal outcome in preterm births. 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 2021 Apr;34(8):1183-1189. doi: 10.1080/14767058.2019.1627319.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推荐专家更多
王霞灵主任医师深圳市中医院擅长领域:以中医的整体调节为出发点,从肝、脾、肾论治,尤其在诊治免疫性不孕症、反复性自然流产、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刘海元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擅长领域:宫颈病变。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月经病。孕前咨询。高危妊娠孕期检查。月经不调紊乱。多囊卵巢综合症。宫腔占位,子宫内膜增生及不典型增生。女性不育症。Cervical lesions; uterine fibroids; ovarian tumor; endometriosis; menstrual illnesses; pre-pregnancy counseling; high-risk pregnancy tests; menstrual disorder;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uterine tumors;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and atypical hyperplasia; female infertility.
张贵宇主任医师济南复大肿瘤医院擅长领域:子宫颈癌、内膜癌和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