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5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阿胶虽好,切勿踩中它的三大雷区

核心提示:不少人认为阿胶无禁忌症,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功效。其实滥用阿胶,会出现如腹胀、口臭、咽痛、口舌生疮、便秘等上火、消化不良症状。

阿胶,味甘,平,无毒。主心腹内崩、劳疾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胎动不安。久服,轻身益气,养性延年。

——《神农本草经》

专家:邓聪 广州市南沙中心医中医世家

阿胶虽好,切勿踩中它的三大雷区

在冬天,很多人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特别是女性和血虚者。此时,适当服用养血的阿胶可有效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但阿胶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服用。

不少人认为阿胶无禁忌症,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功效。其实滥用阿胶,会出现如腹胀、口臭、咽痛、口舌生疮、便秘等上火、消化不良症状。

阿胶是怎么“炼”成的?

古代阿胶的原料采用牛皮、驴皮及其他多种动物皮类。到了唐代,人们逐渐发现用驴皮熬制阿胶药效更佳,遂改用驴皮,并沿用至今。我国的药典也明确规定以驴皮熬制为阿胶正品。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阿胶主要由骨胶原组成,其水解可得明胶、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

阿胶的蛋白类含量约为60%~80%左右,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近20余种微量元素,有抗贫血,促进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长,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抗疲劳,防止衰老,维持体内钙的平衡、促进钙的吸收等功效。

阿胶不能忽视的四大特点:

1即补血又止血

阿胶即补血又止血,为治疗血虚的要药。

与当归、大枣、党参、黄芪、熟地黄等配伍,治疗血虚、眩晕、心悸等疾病;

与艾叶、生地黄、白芍等配伍,治妇女崩漏、月经过多、妊娠下血等病症;

与蒲黄、生地黄、麦冬、藕节配伍,治疗咳血、吐血、尿血、便血等多种出血病证。

因此,月经期间不宜服用阿胶,经期服用反而会使月经不畅,导致经期紊乱;如果确有补血、调气、养颜的需要,应在月经结束后服用阿胶,除非是月经过多、月经拖尾或崩漏者。

另外,体内有瘀血者,表现为肤色晦暗,伴有瘀斑、瘀点,或舌体有瘀斑、瘀点,也不宜服用阿胶,会使瘀血不除,甚至加重,此时应活血祛瘀。

2易碍脾生湿

阿胶味厚、滋腻,易碍脾生湿。故脾胃虚寒者慎用,易影响消化系统或使有胃肠疾患者雪上加霜,出现胃脘满闷疼痛、腹胀腹痛、便秘等消化不良症状;体内湿邪较重者也应慎用,过服易出现口黏、口臭、口疮、舌苔厚腻等症状。

此外,由于阿胶滋腻,在感冒、咳嗽等外感疾病期间应停服阿胶,不然易使外邪难以祛除,病情迁绵难愈。

3非女性专利药

阿胶被誉为“妇科圣药”,但其实阿胶不但女性可以服用,男性及血虚者同样可以服用。

“药王”孙思逸在《千金翼方》中有这样的记载:“阿胶……主丈夫小腹痛,虚劳赢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可见,阿胶不仅适合女性服用,且同样适用于男性服用。

4并非越陈越好

新出产的阿胶的确需要适当存放一段时间后使用,这是由于:一方面,新阿胶药性温热,存放一段时间后药性会变平和;另一方面,阿胶在原料处理过程中,可能会残留极少量的三甲胺、尸胺、酰胺、色胺等小分子挥发性碱性物质,存放一段时间后能减少其含量。

一般将阿胶在阴干处放置3年以上再用。但阿胶并非越陈越好,因长久存放会导致胶原蛋白脆化变性而难保药效,一般建议保存时间不超过5年。

结语:尽管阿胶是滋补上品,但不应盲目跟风,进补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辨证使用。

食疗二则

阿胶红枣糖水

材料:红枣30g,阿胶10g,红糖适量。

制法:

红枣去核,加水适量,煎至30Oml左右浓红枣水后,取出红枣渣,备用;

将阿胶加入浓红枣水内,加热待其烊化后,再加回红枣渣,放入适量红糖,溶化拌匀,即可饮用。

功效:养血、调经、温中。

阿胶炖鸡蛋

材料:阿胶10g,鸡蛋1只,冰糖适量。

制法:

阿胶用适量温水烊化,备用;

适量冰糖用水化开,备用;

鸡蛋打散搅拌均匀成蛋液,备用;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冬虫夏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冬虫夏草别名虫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冬虫夏草到底是虫还是草?如何鉴别真假?具体又有哪些功效和作用?该如何食用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药效?本专题为你介绍冬虫夏草的冬虫夏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让你更加了解冬虫夏草!


推荐专家更多 陶银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

万力生主任医师深圳市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上一篇:纪立农:十个人里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
下一篇:2015ADA主席:预防糖尿病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