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了,飘香的粽子、冒油的咸鸭蛋,不禁让人口水直流。但是,每年端午节前后,前往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人中血糖失控的比例都会升高。
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主打美食,人们似乎很难抵挡得住它的诱惑,甚至总有不少糖友想吃些粽子解解馋。然而一旦没控好量,血糖可能就要遭殃了……
其实粽子可以吃,但你得这样吃!

1.吃粽前,看看自己是否满足这几点:
空腹血糖低于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5%、近期血糖保持较为稳定,未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
2.吃粽时,选个头小、油盐少、无添加糖

对于粽子,一定要有所选择。尽量不要选择枣泥粽、豆沙粽这一类比较甜的粽子;也不推荐吃含五花肉、蛋黄的咸粽子;可选择不额外添加糖分的粗杂粮杂豆粽,如红豆粽、黑米粽、八宝粽或添加荞麦、糙米、燕麦米等替代部分糯米的粽子。
吃粽时,还可以配绿茶、普洱茶或绿叶蔬菜来解腻消食,也利于血糖的控制。另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
3.吃粽后,测测餐后血糖水平

糖友吃完粽子后,一定要记得监测餐后血糖水平,确保不会因为吃粽子导致血糖发生大的波动。
最后,别指望吃凉粽子就能减少热量摄入!另外,粽子中的糯米放凉后也会增加消化难度,所以粽子最好还是趁热吃。如果你已经吃了粽子,又害怕餐后血糖过高,不妨试着让身体运动起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推荐专家更多
擅长领域:河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临床工作38年,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糖尿病的诊治,特别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甲亢、甲减及甲状腺危重病人的抢救。曾多次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权金星主任医师甘肃省人民医院擅长领域:擅长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骨病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上腺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垂体疾病(尿崩症、生长发育不良、性腺功能减退...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危象、垂体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