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便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他疾病的发病率一般是万或十万分之几的比例,而便秘的发病率已达到百分之几的量级。调查显示,大城市个,便秘的患病年龄在20-80岁。其中60岁以上慢性便秘患者比例高达15%—28%,又以女性患者居多,是男性患者的4倍。”专家提醒,一定要重视便秘这个“小病”,避免“积小成大”造成更加严重的身体创伤。
为何会便秘?
“便秘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粪便排除困难,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专家表示,便秘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天内自发性排便少于3次,或者排便时间长;出现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每次排便时间在30分钟以上,甚至需要手助排便。宋维亮建议,当出现以上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医,甚至要接受外科手术。
而造成便秘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不良生活习惯、解剖及功能性障碍便秘、精神因素。其中,“在日常生活中,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最重要的原因。”专家解释到,现代人的生活多以精米、面、鱼肉等为主食,而这些食物膳食纤维含量太少、水分量不足,这会导致胃肠的蠕动退化。另外,排便时上网、看报或滥用泻剂也是十分不良的习惯。
预防便秘?靠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
日常饮食方面,第一,要注意食物不要过于精细,更不能偏食,应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含量。如小米、红薯等五谷杂粮,以及蔬菜和水果;第二,摄取足够水分,每天饮水要不少于2000毫升,也可在每天清晨空腹饮1-2杯淡盐水或蜂蜜水,促进肠蠕动;第三,饮食中要摄入适量植物脂肪,如香油、豆油等,或者多吃核桃、芝麻、菠菜类的药粥,可起到润肠作用;另外,还要注意少吃强烈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喱等调味品,减少饮酒或喝浓茶。
在生活习惯的养成上,首先应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并且排便时要精神集中,不宜上网、看报纸、抽烟等;其次,不能忽视便意,经常忽视便意或强忍不便,粪便在肠道滞留过久容易造成大便干结,引起或加重便秘;此外,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尤其要注意加强腹肌的锻炼,多做仰卧起坐、常跑步等。
此外,对于女性患者还要特别注意加强自我保健,经常做体操、提肛训练,以预防盆底肌肉退化,这对于预防出口梗阻型便秘十分重要;此外,还可以进行自我腹部按摩,用手掌按住腹部,稍微用力,顺时针方向按摩,以顺应结肠走向,每天早晚各一次,也是预防便秘不错的保健方法。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求医就诊小贴士第34期:慢性便秘治疗不可一概而论 治疗应“个性化”
便秘发生率很高,在我国的自然人群中达到6%。专家们表示,便秘并非一个可以忽视的问题,便秘会对健康的产生长期影响,严重的因慢性便秘而死也并非天方夜谭。专家们提醒,发现便秘后,切忌自行长期服用通便药物,建议到正规的专科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推荐专家更多
刘小文主治医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擅长领域:一.肛周良性疾病: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直肠脱垂、肛门瘙痒症、肛隐窝炎、肛门乳头状瘤、肛门湿疹等。二.大肠炎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等。三.功能性顽固性便秘、慢传输便秘、出口梗阻便秘、IBS便秘型、混合便秘等。四.肛门直肠性病:肛门直肠尖锐湿疣、性病性肉芽肿等。五.大肠肿瘤疾病: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等。六.其他结直肠疾病:肠易激综合征、肛门直肠狭窄、肛门失禁、肛门直肠外伤、肛门直肠术后大出血、先天肛门直肠畸形、结肠黑变病、异物嵌塞、粪嵌塞、阑尾炎、肠梗阻等。
擅长领域:治疗各种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便秘、结肠炎等肛肠疾病
崔龙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擅长领域:结直肠肿瘤、慢性便秘、炎性肠病、痔、肛瘘、肛裂、复杂性直肠(尿道)阴道瘘等各类肛肠外科疑难病例的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