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5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为啥很多人怕做肠镜?院士忠告:做一次肠镜,或能保5年不得肠癌

核心提示:“我拒绝做肠镜!”这是李先生第三次拒绝医生。李先生今年39岁,他的父亲当年就是因为罹患肠癌去世的。近段时间里他出现了排便异常的表现,但他一直拖延不去医院检查,在妻子的“胁迫”下他才不情不愿的去了医院。

“我拒绝做肠镜!”这是李先生第三次拒绝医生。

李先生今年39岁,他的父亲当年就是罹患肠癌去世。近段时间里他出现了排便异常的表现,但他一直拖延不去医院检查,害怕肠镜带来的身体不适。在妻子的“胁迫”下他才不情不愿地去到医院。医生果然让他做肠镜,但他觉得肠镜十分恐怖,抗拒检查。


第一次去医院时只让医生开了点调理肠胃的药,吃完药后病情依旧没有缓解,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再次去往医院。

医生这次依旧建议他进行肠镜检查,特别是知晓他家族里有肠癌病史后,劝他切勿拖延。但李先生固执己见,认为自己可能是痔疮或肠炎,坚持拒绝。

医生对此毫无办法,只能继续给李先生开药治疗,吃药后李先生的情况反而加剧,甚至出现大量便血的症状,这次由不得他不做肠镜检查了……经检查,李先生被确诊为肠癌,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医生称,如若他当时出现异常症状时,可以及时接受医生建议,配合肠镜检查,病情也不会发展至此。

一、好好做一次肠镜检查有多重要?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显示,我国2015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有38.8万人次,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该数值在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结直肠癌新发人数达到了40多万,且多数在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

我国肠癌发病率高、确诊时多是中晚期,和国民对于肠镜检查的抗拒有很大联系。肠镜检查是筛查肠道内病症的“金标准”,对于肠道内存在的大部分息肉都可以在检查中直接切除。


要知道,息肉是很多肠癌的“前身”。从息肉发展至肠癌需要三个阶段,息肉——腺瘤——肠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10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只要能在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的话,可以将癌症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可以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

然而,我国对于肠镜的普及率非常低,有些人是出于对肠镜的恐惧,有些人是觉得麻烦所以不去做。更甚者很多人在肠道出现异常症状时,也不愿意进行肠镜检查。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陈伟庆医生表示: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肠镜检查的不足15%。过低的肠镜检查,直接导致我国肠癌的发病率增加,且很多时候确诊即为晚期。

二、院士忠告:一次高质量的肠镜检查,或可管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曾公开发表讲话,超过45岁以上的人群如若还没有进行过肠镜检查的话,建议要尽快进行一次检查,做一次或可以管5年甚至10年不得结直肠癌。

权威期刊《内科学年鉴》上也曾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对16.5万余名受试者进行了中位17.4年的随访后发现,进行了高质量的肠镜检查,结果为阴性的人群,在0~5年内结直肠癌患病率下降了45%;5.1~10年内,患病率下降了46%;10.1~17.4年里,发病率下降了54%。

肠镜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肠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身上有这些特征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①家族内有结直肠癌病史;

②年龄在40岁以上、有排便异常以及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症状;

③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者;

④大肠癌术后人群;

⑤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这些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具体的检查次数要根据专业医生的指导去选择,切不可讳疾忌医。至于肠镜检查,不少人存在一些误解,害怕肠镜导致身体不适,其实,肠镜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恐怖,目前也可以选择“无痛”肠镜筛查。

三、肠镜检查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做肠镜检查相对来说是个比较“麻烦”的事情,在检查前后都有不少的注意事项,跟随小妙一一来看。

在检查的前一晚,建议只吃流食或者是禁食,不要食用高纤维的食物。同时要服用医生开的泻药来清洗肠道,注意一定要喝够量;

检查前还需要进行心电图、传染病筛查等,一些老年人可能还需要进行凝血功能检查;

检查的当天要注意携带自己的病例以及其他的化验结果前往,给医生提供参考;

检查后要注意24小时内不要开车,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四、防肠癌,及时改掉这3个坏毛病

肠癌的发生其实和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有很大联系,如果你身上还有这三个习惯的话,劝你尽快改掉。

1.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会导致胃肠道的蠕动速度变慢,粪便内的一些有害成分会在肠道内停留过长时间。长此以往下去会导致肠粘膜受到不良刺激,容易引起肠道炎症发生,时间久了之后还可能会诱发肠癌。

2.腰粗肚子大

腹部肥胖的人群说明体内的内脏脂肪也比较多,这类人群的身体特别容易发生慢性炎症。在发生慢性炎症后,没有及时进行干预的话,会有一定的风险演变成癌。

3.饮食油腻

高热量饮食是肥胖的元凶之一。饮食油腻会影响肠道黏膜修复,引起肠道上皮细胞功能失调,增加患癌风险。

饮食上过于油腻、高脂肪会导致胃肠道蠕动速度变慢,这类人群出现便秘的几率也比较高。长期大量食用高脂肪食物,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会大量增加,肠道长时间和刺激性有害物质接触,发生肠癌的风险自然也会增加。

肠镜检查没有那么恐怖,对于需要进行检查的人来说,一定不要过分抗拒,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于高危人群来说,筛查更是宜早不宜晚,肠镜可以发现肠道内的微小病灶、息肉等,提早筛查,早诊断,能有效揪出“癌症”苗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资料:

[1]《每年肠癌新发病例40万,45岁后一定要做这件事!》.健康时报.2022-05-28

[2]《做一次高质量的肠镜可管你至少5年,许多人还不当回事》.健康时报.2020-07-29


[3]《45岁后人人应做肠镜!600万人数据分析:可让结直肠癌风险下降50%》.生命时报.2021-03-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推荐专家更多 杨晓东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

擅长领域: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医疗系。2004年暨南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生班毕业。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结直肠肛门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主要从事肛肠外科专业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先后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肛肠外科、天津滨江医院、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进修学习及日本国高野大肠肛门病院、东京中央社会保险医院研修学习。临床工作近30年来,对结、直肠肿瘤、炎性肠病,尤其是痔疮、肛瘘、肛裂、直肠脱垂、出口梗阻性便秘等肛门良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微创手术及内窥镜下的诊断与手术方面有深入的研究。2001年在深圳地区首先引进并开展了PPH手术,率先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痔套扎术”;“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及“超声刀痔切除术” 等一系列微创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及社会效果。学术科研方面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撰写并发表专著一部。被中华医学会肛肠学组邀请参加美国《结肠与直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第四、第五版的翻译工作。主持及参与《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研究》等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赵任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擅长领域:结直肠疾病治疗、胃肠道肿瘤治疗.尤其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TME),家族性息肉病行全结肠切除术,经肛直肠癌根治术,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等

晁民主任医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重症混合痔、复杂性肛瘘、直肠脱垂、肛周脓肿、肛裂、直肠前突等手术治疗及肛肠科疑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PPH术治疗直肠内脱垂、直肠前突、内...

上一篇:有痔青年,你还是内痔、外痔还是混合痔?
下一篇:被人嫌弃的肛门指检,一查就是3种病!你还拒绝吗?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