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T > 疼痛
编号:13512696
竖脊肌平面阻滞在麻醉与疼痛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2
围手术期,慢性疼痛,并发症
【摘 要】麻醉和镇痛是医疗机构临床工作的两个主要环节,影响疗护工作开展质量和患者预后,这也客观推动了麻醉技术的进步。本文以此前学者研究结果以及自身临床工作经验为依据,对竖脊肌平面阻滞在麻醉与疼痛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机制、并发症等内容进行分析,使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得到明确,为其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竖脊肌平面阻滞;围手术期;慢性疼痛;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084-01
前言:
手术疼痛、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可见于各类患者群体中,以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疗护工作质量为着眼点,需要向患者提供麻醉、镇痛服务。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的影响存在差异,分析认为竖脊肌平面阻滞可提升麻醉工作质量,且临床适用性较高,可在多种工作中发挥作用[1]。本文就该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1 竖脊肌平面阻滞的作用机制
针对竖脊肌平面阻滞作用机制的研究由来已久,不同学者持有不同观点,目前仍未达成一致。部分学者认为,从解剖学特点上看,患者脊神经从椎间孔突出后,向不同方向延伸,包括背侧、腹侧两个方向,其中背侧延伸的神经组织,以横突乳为通道,进入患者竖脊肌中,同时进一步蔓延,分别达到菱形肌、斜方肌等处,开始向患者皮肤等处分布,腹侧方向的神经组织则向患者肋间、胸腔组织等处蔓延。在进行手术以及关联位置麻醉、镇痛时 ......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672-3783D/2020/02/152.htm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