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5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育儿宝典 > 育儿 >

浅谈家长对手足口病患儿的心理应对措施(临床护理)

  【摘 要】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焦虑及抑郁状态对患儿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2]。因此关注家长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针对其特殊性,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使家长全身心配合患儿治疗与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家长;手足口病;心理应对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05-01

 手足口病2008年5月被纳入丙类传染病,2012年5月,全国报告丙类传染病例为618981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462116、流行性腮腺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6%。其病原体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主要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肉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并发症,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研究表明,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健康有直接影响[2]。因此,手足口病除了从医学的角度进行预防外,患儿家长心理状态的良好与否对患儿早日康复尤为重要。
, http://www.100md.com
 1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1.1病原学

 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是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EV71和CoxA16最为常见[2]。研究表明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75%酒精和5%来苏也不能灭活,对50℃能迅速灭活,紫外线及干燥敏感。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1.2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病人、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一周内传染最强。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打喷嚏喷出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奶瓶、玩具、床上用品、牙具等而感染。。医院门诊口腔消毒不严可造成传播。

 1.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但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患者主要学龄前儿童,尤以, 百拇医药
 1.4流行特征

 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爆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形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易出现爆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内流行。

 1.5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2~10天,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臀部出现丘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很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者表现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N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后遗症。

 2从心理应对策略

 当今社会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度疼爱,同时由于家长缺乏对手足口病有关知识和心理准备,接受不了这种强烈的恶性刺激,使正常的应对能力减弱或降低,常出现明显的情绪和行为问题[3]。在手足口病爆发流行发期间,过度紧张、心理负担过重,会使自己抵御疾病能力下降,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营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家长从心理上打败手足口病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 http://www.100md.com
 2.1 正确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厉害。大量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手足口病例是可以治愈的。到今天为止,我国境内手足口病确诊患者或者已经治愈出院,或者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和控制。

 2.2收集准确的信息

 出现心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家长对手足口病信息缺乏准确了解有关,通过电视、报纸、收音机、互联网等掌握手足口病疫情信息和防治知识,不要轻信谣言,对手足口病心中有底,就不会惊慌失措。

 2.3保持乐观的心态

 乐观的态度会使你觉得生活中将有好的事情发生。尝试着想象一下你想要什么,而不是整日对你所害怕的东西忧心忡忡。家长愉悦的心理活动,会对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增加患儿身体的免疫能力
, 百拇医药
 2.4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保证,也是预防疾病和抵抗流行性疾病最佳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包括讲究卫生、合理饮食、适当的锻炼。同时要有积极的心态。而积极的心态改善了烦躁焦虑的情绪,同时又增强了机体的免疫能力,更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

 2.5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的情绪问题已经明显超出你的控制水平,甚至影响了你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这个时候寻求专业的帮助(心理咨询)是非常必要的。切莫忌医讳药!

 2.6 必要的心理准备

 在心理上要重视个体调整,要接纳和理解自己的情绪,要尽量多地寻求家人、朋友等给予自己情感支持,冷静面对变化,增长知识,保护自己,尽量多地给自己创造快乐源泉,舒缓压力,对疾病心理着急是没有实际作用,主动有效地行动才是对付疾病的唯一出路,惊慌是不必要的,心理预防才最为重要。
, http://www.100md.com
 2.7舒缓心理焦虑,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父母过分的焦虑与抑郁,会夸大对患儿病后的不良因素,使患儿产生恐惧,若父母持否认态度,又导致其对患儿疾病的忽视,不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因此,笔者认为,医护人员应考虑患儿家庭反应,将患儿视为一个整体,作为家庭代表着与疾病病因、治疗、预防有关社会背景,可对控制疾病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因此,家长全身心配合患儿的治疗与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2008年5月.

 [2] 张明岛.家长对心理状态对儿童健康有直接影响.医学心理学.2版.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176.

 [2] 蔡智玲.婴幼儿手足口病91例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9):119~136.

 作者简介:

 刘秀莲,女,大专,1972年2月出生,陕西米脂人,主管医师,现主要从事银川铁路卫生防疫工作。,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4-7484D/2012/12/226.htm
上一篇:手足口病重症病人的护理(临床护理)
下一篇: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152例的护理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