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加强对儿童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护理工作,来降低接种不良反应率。方法:在预防接种护理实践中,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业务技能,并做好健康教育,全面提高预防诊疗综合服务质量及护理水平。结果:通过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加强在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工作,不但体现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综合素质,还大大提高护理水平及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全面提高预防接种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接种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更好的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关键词】健康教育;综合素质;护理;预防接种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29-02
儿童的计划免疫是国际公认、我国大力推行的免疫手段,是保证儿童身体健康,且投资小、效果好的疾病预防手段。预防接种是通过生物制品将抗体或是免疫原,有计划地对人体进行接种,并产生特异免疫,提高其免疫能力,达到预防传染病的最终目的。而预防接种前对疫苗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则可以使家长对疫苗的接种有一个更加正确的了解与认知,提高疫苗的接种效果,最大程度地降低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以让儿童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 http://www.100md.com
1 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1 大力宣传预防接种的目的和重要性
通过对各学校、社会、街道进行走访及派发宣传资料、张贴板报等手段进行全面的预防接种的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侧重对预防接种的目的与重要性内容的宣传、教育。还可以通过社区讲座的形式来对儿童家长及公众进行特殊健康教育工作,并以实际病例来进行宣传教育工作。详细介绍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目的、重要性、发病原因以及传播途径和疾病的严重后果等等。并对家长进行传染病的具体危害,使其全面、充分了解、认知预防接种的实际意义。树立起预防接种的意识与正确观念,使其由被动接种,向积极主动地进行接种疫苗转化,全面提高接种率。
1.2 侧重少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在对少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活动时,我们可以选择幼儿园或是学校,以家长会的形式进行直接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宣传、讲解预防接种目的、重要性、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家长进行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问题进行着重讲解——任何一种疫苗对人体来讲,都是异常物质,在疫苗产生益于人体免疫功能的反应时,同样也极可能会给某些接种人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是,只要通过护理人员及家长的密切观察,在出现不良反应后,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或加重就不必过于担心的。但是,也一定要跟家长们讲解清楚,有些不良反应其表现症状与感冒等疾病极为相似,家长们不要擅自给孩子服用一些抗生素类药物,否则容易产生无效接种的后果。但是,当孩子出现了过敏、高热以及晕厥等异常反应,家长们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而不要在家里乱自吃药。通过对孩子家长们的健康教育工作,不但大大提高了接种率及接种效果,另外,家长们因为对预防接种有了全面的了解与认知,大大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也提高了预防接种的工作效率。
, http://www.100md.com
2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2.1 护理人员个人素质的提高
预防接种护士要在工作时要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护士服要整齐清洁、仪表端庄、头发应束于护士帽内,并戴好卫生口罩。同时,还要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与负责心。在预防接种前,详细询问接种儿童及其家长,有无过敏史及适应症。并于疫苗操作完成后,叮嘱家长注意事项及留院半小时进行观察。
护理人员要秉承医德医风,要有协作意识,做好对接种儿童及家长的热情服务,搞好基层门诊接种工作,加强服务,做到“零投诉”,满意度100%。
2.2 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加强对预防接种护士人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其专业技能。要求掌握各项预防接种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对每一种疫苗的适应症、相关的禁忌症以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症状等知识都要了解、熟悉、掌握。护理人员还要对疫苗的贮存、保管的条件与方法都要准确掌握,并配药、注射操作等事项更要正规准确。在疫苗接种时,一定按“三查七对”制度严格执行,并要对被接种的少儿做到安全、无痛注射,还要及时进行疫苗名称、时间、批号、注射的次数等详细资料进行登记、备查并及时录入中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 http://www.100md.com
同时,接种护士还要熟悉、掌握常见急救、护理知识与技术,以及急救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提高自身的应急、应变能力。提高工作责任心,坚决杜绝误操作与事故的发生,而成为优秀的护理人员。
2.3 接种前做好沟通与心理护理
接种前一定要与接种人及其监护人做到良好沟通,尤其是婴幼儿的家长沟通。因为婴幼儿家长对接种知识了解不多,会出现紧张及过多的担心情绪,往往也会影响到接种工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及时与其沟通、讲解、疏导,减轻其心理的紧张与担心情绪,而顺利完成接种工作。
综上所述,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充分使接种人群及监护人更加了解、认知预防接种的现实意义,并加以积极配合。同时,任何一种疫苗对人体来讲,都是是异常物质,在疫苗产生益于人体免疫功能的反应时,同样也极可能会给某些人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通常这些不良反应不会对人体组织器官造成损伤,或者给接种者带来功能障碍,也不会象传言所说的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但是,只要通过护理人员及家长的密切观察,在出现不良反应后,没有更进一步的加重或是进展就不必过于担心的,家长们也不要产生接种恐慌或是不安情绪。同时,预防接种护士的护理技巧、工作态度及工作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这直接影响到接种人群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的直接的、感观上的认知。所以做好对接种人群的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疾病预防,甚至生命安全。故此,预防接种的护理及对接种人群及监护人的健康教育工作,都体现着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也是提高接种率、降低接种不良反应率的最佳途径。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谈雅婕.预防接种儿童家长的心理特征及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08)
[2] 蓝羲,周玉清.预防接种服务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06).
[3] 彭惠容,邹思玉,邵焕琼.提高家长、儿童对预防接种依从性的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1(05).
[4] 王秀梅,张堃.预防接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
[5] 徐志浩,曾艳红,徐彩文.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06)., 百拇医药(曹取爱)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4-7484D/2012/10/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