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4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

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

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

并提出殷切希望。


昆明医科大学团队在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

斩获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金奖


团队成员们表示要深入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继续投身创新实践、勇担时代使命


一起来看团队的故事


↓↓


项目介绍



01项目名称

“科技兴警 以纳攻毒” ——纳米毒检筑牢西南边疆禁毒防线


02团队成员

周骏、赖羲敏、敖健恒、王子瑜、何宏涛、郭昱含、陈飞儿、资润、董辰泽


03指导教师

张瑞林、廖玉辉、洪仕君、刘建军、孙杨、程起、卢蓉、李立、杨根梦、王照群


04项目介绍

项目基于云南乃至全国吸毒成瘾人员生物样本数据库,通过多次实验,寻找到适用于毒品检测的纳米新材料,并结合团队提出的“骨架式”检测新思路,研发出“超便携集成式电化学分析仪”,成功攻克了“涉毒人员界定难”与“吸毒检测提速难”的两大痛点问题,将对新型毒品的快速、便捷、准确及低成本的现场快速筛查检测变成了现实,满足了我国西南边疆边防毒检乃至全国新型毒品筛查的强烈需求,该项目为中国乃至世界打赢禁毒战争贡献出了昆医方案。



认识他们





团队核心成员个人介绍 


周骏,2020级法医学班班长,担任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制定项目计划,统筹推进项目。

曾参与“TREM2在甲基苯丙胺诱导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研究大创项目。

2023-2024学年获云南省政府奖学金、2022-2023学年与2023-2024学年两度获昆明医科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2023年获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优秀实习生学员”,2024年获昆明医科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赖羲敏,2022级法医学班,担任项目联合创始人,主要负责项目的毒品分子骨架研究筛选。

曾参加第十届基础医学创新大赛及有关新精神活性物质检测成瘾原因项目并获校级立项,获昆明医科大学第十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优秀奖、第十届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昆明医科大学选拔赛三等奖。

昆明医科大学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昆明医科大学主持人大赛三等奖,获共青团省级“优秀志愿者”荣誉。


敖健恒,2019级法医学班班长,党员,担任项目联合创始人,主要负责项目的纳米技术应用与产品设计。

发表基因检测方向相关论文2篇,主持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项,参与并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国赛铜奖等,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全国分区赛北部赛区创新研究三等奖。

多次获昆明医科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获评云南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王子瑜,2022级法医学班,主要负责项目纳米材料研发与电化学传感技术运用。

曾参与第十届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与2024年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并获校级奖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主持和参与多个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并获校级奖项。

获昆明医科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和三等奖学金、杏林奖学金。


何宏涛,2022级法学班,主要负责项目的财务管理,推进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等。现任法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参加2024年大学生创新性计划大赛获院级立项。

曾获“昆医杯”优秀志愿者、军训优秀学员、法医学院“优秀干部”等荣誉。


郭昱含,2022级法学班,主要负责项目的市场调研,推进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等。

曾多次深入边境县市公安单位见习,代表团队多次开展田野调查研究。

获评法医学院“优秀干部”、军训优秀学员,获昆明医科大学第十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优秀奖。



赛后感想




指导教师说




01项目第一指导教师 张瑞林:

此次大赛的主题是“我敢闯,我会创”,在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把创新教育贯穿到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当中,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对于“00”后学生的培养,要与他们进行充分的交流,平等的对话,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围绕着兴趣点一起开展一些研究,再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发现他们无论是团队协作能力,对知识的挖掘能力,还是对新技术的运用能力都让人耳目一新。


02

项目团队指导老师 程起:

从收到省教育厅通知项目入围总决赛开始,我们就积极投入了紧张的备赛,召开了项目成员的动员分工会议,明确各成员任务分工、时间表和路线图,邀请资深专家在备赛的前中后关键时段、线上线下多轮次对项目进行精心打磨。项目最终经历了无数次的推翻、重建,重建之后再到处处“修缮”,最终得以完美呈现。回顾整个比赛过程,项目立足云南边疆禁毒前线,立足学校学科发展优势,依托专业教学和科研平台,打造出具有云南和学校特色的毒品快筛快检的项目,这些因素是项目能够在层层比赛筛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点。



学校和学院搭建平台




01创新创业学院院长:

自2023年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以来,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初步形成了以教务处牵头和各相应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新局面。通过组织参加创新大赛,我们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我们也将继续扎根云南,在更深层次、更广泛范围内提升新时代云南医学高等教育的感召力,培养更多扎根云南边疆的创新创业生力军。


02法医学院院长 洪仕君:

学院坚持思政引领,着力加强课程协同,强化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与创业潜能,促进学科交叉,为学生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学院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从师资、经费、物资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鼓励学生参赛追梦,勇攀高峰。此次获奖,彰显了学院创新驱动、教学改革的成果。我们将继续培养担当、创新、奉献的法医人才,为科技自立、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未来,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持续教育引导学生

弘扬科学精神,

积极投身科技创新,

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

推动科技进步

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创新创业学院、法医学院

编校:校报记者团李思静、黄璐、牛哲南

审核:党委宣传部

上一篇:昆明医科大学举办2024年“赢在秋季”双选会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