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12-04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中医中药 > 针灸按摩 >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目的   探究瞬时受体电位C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1,TRPC1)蛋白和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α亚单位(large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 α subunit,BK-α)蛋白对大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影响。  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模型组(n=15)。利用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构建DKD模型。采用血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糖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肾功能水平;HE染色检测肾组织的病理变化以确定造模成功。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分别检测肾组织TRPC1和BK-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TRPC1和BK-α的分布和表达情况。  结果   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creatinine,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模型组大鼠肾小管内壁细胞出现膨胀现象,部分细胞脱离;可见肾小管发生病变或死亡;此外,在许多肾小管及肾间质区域发现有中性白细胞及其残骸;以上HE染色结果提示,DKD模型复制成功。TRPC1和BK-α在肾小球部位最为丰富,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TRPC1和BK-α的mRNA和蛋白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大鼠糖尿病肾病影响TRPC1和BK-α在肾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 更多
  目的  将贴壁培养的Vero细胞驯化成悬浮培养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和“摇床适应法”对细胞进行培养优化,对其进行成瘤性、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形态,以及对流感病毒敏感性检测。  结果  成功建立悬浮细胞系Vero-S,Vero-S细胞生长期在24~72 h,平台期在108~144 h之间,衰退期在144 h以后,细胞PDT为36 h,细胞密度在14.01~14.88×108个/L之间,细胞平均圆度在0.73~0.75之间,细胞直径在12.12~14.44 µm之间。Vero-S细胞在裸鼠皮下形成肿瘤,而悬浮培养前的Vero细胞不具有成瘤性;STR显示为猴源细胞系;电镜下细胞结构完整;Vero-S细胞对流感病毒感染不敏感。   结论  悬浮细胞系Vero-S细胞的生长经历与贴壁细胞类似的生长期、平台期、衰退期,且细胞大小均一,建立的悬浮培养基能够支持Vero-S细胞高密度生长。STR结果表明悬浮Vero细胞具有完全的遗传稳定性,透射电镜下与贴壁Vero细胞无明显区别。为细胞悬浮驯化培养技术提供参考价值,并可用于细胞致肿瘤的机理研究。 更多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和C-ros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C-ros 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OS1)驱动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212例NSCLC的肿瘤组织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检测EGFR、ALK、ROS1三基因突变状态,统计分析其突变率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云南地区212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率50.9%(108/212),以19-del和21号外显子L858R位点突变为主型(76.0%),多见于女性、无吸烟史及腺癌患者(P0.05),其中宣威地区发现G719X与S768I位点少见双突变(12.0... 更多 更多
目的观察沉默Bin1 (bridging integrator-1,Bin1)基因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取适量对数生长期膀胱尿路上皮癌(Bin1表达丰富的) T24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KD)、对照组(NC),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感染Bin1基因的shRNA病毒(可沉默Bin1的表达)及阴性对照病毒。采用CCK8法、凋亡实验、细胞周期检测、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两组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克隆形成情况。构建裸鼠皮下成瘤模型,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沉默Bin1基因对T24细胞体内成瘤的影响。结果沉默Bin1基因的表达能够抑制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体内外成瘤能力(克隆形成减少,裸鼠皮下肿瘤生长减缓),能促进细胞凋亡(P值均 更多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乳腺癌剂量密集辅助化疗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为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7名乳腺癌女性患者,在乳腺癌根治手术后均接受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双周紫杉醇(EC-T)化疗方案,化疗后随机分成接受PEG-rhG-CSF预防的试验组和接受rhG-CSF预防的对照组,监测各个化疗周期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及持续时间,观察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有效性。结果共纳入37例患者,其中试验组22例,对照组15例。各化疗周期中3度、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PEG-rhG-CSF组比rhG-CSF组低,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乳腺癌剂量密集辅助化疗中能够降低3度、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且疗效优于rhG-CSF,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更多
上一篇:鏄嗘槑鍖荤澶у鐢靛瓙鍦板浘
下一篇: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