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第124届骨折微创学习班暨第94届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实操学习班成功举办
推动大感染学科协同发展!我院举办细菌真菌感染诊治热点论坛
高质量发展又开新篇!我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项目开工
我院与邯郸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邯郸医院”
创伤急救中心
骨科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创伤急救中心,由河北省卫生厅1987年7月20日批准成立。2000年1月20日,建立病房,经过10年发展,分设4个病区及老年骨科、肩肘专科。 创伤急救中心承担着全省创伤骨科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在医院的领导下,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各项医疗指标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伤急救中心狠抓内部自身素质建设,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美国、加拿大、瑞典、日本、等国际专家教授进行学术讲座、会诊和手术示教。 科研的深入,促进了临床技术的提高。近年来采用交锁髓内钉、重建钢板、外固定架等多种方法治疗四肢骨折,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胸腰椎骨折、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介入治疗、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跟骨骨折微创手术治疗、四肢骨折微创治疗和股骨颈骨折植骨内固定治疗是特色。微创加压螺栓固定治疗跟骨骨折,通过螺栓加压恢复跟骨宽度和高度;计算机辅助热塑模定位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提高了骨盆骨折复位的精确性和螺钉固定的安全性;中心张力侧固定尖钩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髋臼后壁角度锁定解剖钢板;骶骨及骶髂关节损伤三维复位固定器的研制和应用;腓骨长短肌腱鞘造影术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等研究也是特色。张英泽教授提出肢体动脉编码和损伤分型的系列研究,将全身主要血管和损伤程度用数字和字母进行编码和分析,便于统计和流行病学调查。
关节骨科
关节骨科是我院骨科专业的重点科室。以国内关节外科领域专家陈百成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拥有一批年富力强、技术高超的医护人员,均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拥有先进的髋、膝、踝等人工关节置换与翻修设备,配备有尖端的肩、肘、髋、膝关节镜检查与治疗设备。关节骨科主要通过人工关节置换和微创关节镜技术进行各种关节疾病与损伤的诊治。关节骨科分为关节一科、关节二科、关节三科(运动医学科)、关节四科。
脊柱骨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骨科成立于2000年,是华北地区脊柱疾病医疗中心之一、美国德克萨斯州脊柱研究所中国河北临床研究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河北省重点学科骨科学的重要支撑专业。 目前开放床位120张,年门诊量66000余人次,年手术量4600余例。现有医师25人,其中高级职称医师1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5人。申勇教授、张为教授等多名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及中国医师协会等全国性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近年来,脊柱骨科稳步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目前,脊柱骨科共分四个病区,一区负责人:王林峰教授,二区负责人:杨大龙教授,三区负责人:张为教授,四区负责人:马雷教授。
手外科
我院手外科以手部疾病治疗和手外伤患者救治为工作重点,在覆盖传统治疗领域的基础上,收治范围涵盖周围神经损伤与卡压性疾病、臂丛神经损伤与产瘫、断(肢)指再植与拇手指再造、四肢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晚期肢体功能重建、小儿手部先天畸形、腕关节镜下疾病诊治、手部肿物等众多领域。手外科专科创始人凌彤教授在国内享有盛誉,早在1965年就进行了我院首例断指再植,1973年进行了同体断腿异位再植,在国内产生轰动。为墨西哥总统顾问冈萨雷斯的夫人玛尔塔进行的断指再植手术更是为我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依托于我院骨科的优势地位及强大学科资源,通过下大力度进行人才培养与引进,与国、内外专业领域的密切交流与合作,手外科现已形成了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急救于一体的高水平业务团队,获评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专项技术培训基地”“显微外科技能培训中心”,河北省重点学科。“《中华手外科杂志》河北省臂丛神经诊治中心”奠定了我科在区域内周围神经损伤诊治领域内的领导地位。现我科设有4个病区,开放床位180张,在手外科专业内,逐步形成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拇手指再植与再造、皮瓣修复、腕关节镜、小儿先天畸形、骨关节损伤修复等亚专业学组,着力于手外科疾病及手外伤的诊治,年手术例数超过11000例。
小儿骨科
科室简介: 1974年初,河北医学院第三医院骨科成立小儿骨科专业组,床位40张。至1988年独立成为小儿骨科,经过几代专家的辛勤耕耘、努力开拓,发展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在2010我院骨科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临床学科。 我科现有床位45张,医护人员共30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4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人。主要诊治儿童先天性骨与关节畸形,如发育性髋脱位、髋臼发育不良、脊柱侧弯、脊柱后凸、马蹄足、先天性高肩胛症等;儿童四肢骨折、关节损伤;膝内翻、膝外翻、肘部畸形、肢体不等长等四肢畸形;脑瘫后遗畸形;臀肌纤维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儿童骨肿瘤;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及缺损等。 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四部。近10年来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四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厅级科研课题10项。于2011年成立了以韩久卉教授为主任委员的河北省骨科学会小儿骨科专业委员会。 随着医学技术在各领域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又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和新项目。其中包括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或脊柱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畸形,非融合技术治疗小年龄组先天性脊柱侧弯;PHP接骨板进行股骨近端截骨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应用Tonnis新三联截骨术治疗青少年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改良了Jone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高弓仰趾足;外固定矫形治疗幼儿马蹄内翻足,使足畸形的治疗向前推进;开创了双下肢多关节一次松解矫形固定手术治疗脑瘫引起的双下肢畸形;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外固定架植骨治疗新技术;以及应用更适合儿童解剖生理特点的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骨折;应用8字钢板进行骨骺阻滞微创治疗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
骨病科
骨病科的诊治范围:一. 股骨头坏死 。1、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2、早期治疗:髓芯减压术,血管介入治疗,药物治疗。3、中期治疗:带血管蒂的髂骨移植手术,死骨刮除植骨术。二. 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痛,腰腿疼的治疗。 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髓芯减压,介入治疗,带血管蒂的骨移植,人工关节置换术。2.骨与关节、脊柱结核和急、慢性骨髓炎3. 各种由非创伤引起的颈肩背腰腿痛。4. 四肢畸形如肘、膝、髋内/外翻畸形及矫形。5. 原发及继发性骨质疏松、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6. 足部各种畸形及疾病,增生性骨关节病。 骨病科设备技术特点1、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开展了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及带血管蒂的髂骨移植术。2、利用数字减影成像系统进行股骨头坏死的介入治疗。
骨伤科
我科拥有床位45张、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硕士生导师3名,均年富力强,社会知名度高,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临床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我科专长:1. 复杂、陈旧四肢、关节内骨折的手法整复、牵引、手术(各种内固定);神经血管损伤的修复;神经损伤引起肌肉瘫痪的肌腱转位及功能重建;肌腱、韧带断裂的修复、重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各种皮瓣)。2. 脊柱骨折(颈、胸、腰椎)的各种手术内固定;截瘫的功能康复。3.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各种复活手术以及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4. 复杂骨盆骨折、髋臼骨折的治疗。5. 骨折畸形愈合的矫正,包括肘内、外翻,膝内、外翻的矫正术。6. 骨折不愈合的药物、手术治疗,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骨不连的综合治疗方案,为大量患者解除骨不连的困扰。7. 关节粘连、僵直的松解、功能重建;瘢痕粘连的松解。8. 慢性骨髓炎的根治;骨缺损的修复。9. 截肢及残肢修整,截肢后安装假肢、功能康复。科研方向:1. 骨不连接的治疗。2. 髋关节置换、肩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3. 股骨干远端骨缺损的假体修复。4. 严重踝关节损伤的治疗。5. 陈旧跟骨骨折的治疗。
足外科
足外科、拇外翻治疗专科简介 足外科、拇外翻治疗专科,是河北省重点学科。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专家团队张奉琪:科室主任,博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业务专长:微创个性化治疗拇外翻,马蹄足、垂状趾、扁平足、踝关节挛缩、跟痛症、跟骨骨刺及足踝部各种骨折等疾病的诊治。赵海涛 科室副主任,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主要擅长足踝部各种疾病的诊治。秦士吉 科室副主任,硕士学位,主治医师,主要擅长足踝部各种疾病的诊治。
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1 .科室情况 骨与软组织肿瘤科设有病床30张。张国川任科主任。科室拥有扈文海、刘思源、胡彤宇等资深骨与软组织肿瘤专家和一批中青年骨干。我科承担着河北省骨科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任务,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进行学术讲座、会诊和手术示教,并数次派出相关人员于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访问、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每年手术800余例,其中约1/2为大中型手术。 擅长:骨科范围内的骨的原发性肿瘤、继发性肿瘤、转移性肿瘤、瘤样病变和软组织肿瘤以及病理性骨折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骨科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2 .诊治范围 学习的深入促进了我科临床技术的提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是以骨骼、软组织原发的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外科治疗及化疗为主,此外,我科每年还收治大量骨转移癌(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肾癌、肝癌等)的患者。能够开展集手术、化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放射药物治疗等为一体的综合治疗。在四肢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儿童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骨盆肿瘤的治疗、脊柱肿瘤的治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标准化化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湘江院区骨科
湘江院区骨科为骨三科、骨四科。 骨三科室简介: 骨三科现有床位数45张,目前科室医生8人,其中各级人数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5人,护士长1人,聘用护士14名。...骨四科室简介: 骨四科(湘江院区)成立于2012年9月,拥有床位45张,医护人员25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4人、副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主治医师3人。...
友谊院区骨科
骨一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友谊院区骨一科,位于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102号。开放正式床位26张。科室拥有医生11人,包括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6人。全体医护人员在邸军主任的带领下,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微创治疗四肢、脊柱骨折为特色,脊柱、关节、骨病、手外及小儿骨科协同发展的综合性骨科,年门诊量约5000人,住院人数1000余人,年均手术量约1000余例。骨二科:骨二科科主任龚志新
院士保膝门诊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英泽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主要诊治范围:1、膝关节骨关节炎2、胫骨平台骨折3、膝关节周围骨折及损伤4、膝关节疑难病症
胃肠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肛肠专业成立于1985年,1990年独立建科,本着“务实图强、开拓创新”的科训宗旨,经过几代肛肠专科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在历任院领导关怀下,肛肠外科专业有了长足发展。于2011年10月又划分为肛肠一科(即肛肠外科)和肛肠二科(便秘科)。肛肠外科历经30余年发展,逐渐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和预防为一体的肛肠外科专业化科室。开展结直肠癌、便秘、炎性肠病、痔瘘裂等肛周疾病诊疗,在省内享有盛誉。1992年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依托该科而成立,2001年经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卫生厅批准该科设立为“河北省大肠肛门病研究中心”。2013年依托我科成立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病专业委员会,2016年再次依托我科成立河北省中西医结合盆底疾病专委会。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外科专业水平,向省内重点学科迈进,于2020年4月7日科室实现专业合并优化,成立胃肠外科。扩大胃肠疾病的收治范围,扩大胃肠疾病的收治范围,提高诊疗质量。
泌尿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成立于1982年,是“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河北省尿结石综合治疗及微创技术培训基地”,拥有一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团队。以腹腔镜微创手术、肾上腺疾病、泌尿系结石、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前列腺电切等为特色。床位40张。现有主任医师、教授4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5名,博士学位6名,硕士学位6名。科室医生多有国外医学院学习研修经历,李文平教授先后到日本大分医科大学学习和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并作为河北省优秀专家资助出国培训。郭跃先教授两次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和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研修。马建国教授于美国维克森林大学访问学习。蒋玉清副教授作为十、百、千人才到美国莫贝尔大学学习。 科室特色:腹腔镜微创手术广泛普遍开展,开展包括腹腔镜下肾和肾上腺切除、肾癌根 治、肾部分切除、肾盂成形术、膀胱全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 治术等泌尿外科手术,积累了大量病例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拥有一整套泌尿系结石的现代化治疗设备,德国Wolf腹腔镜、膀胱尿道电切镜、输尿管镜,德国EMS气压弹道碎石机、经皮肾镜及电视摄录系统,体外震波碎石机和Olympus软性膀胱镜。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和膀胱结石均可在我科“泌尿系结石现代治疗中心” 治疗。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已有十几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日臻完美。特设女性泌尿外科专业,微创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非常满意。对于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损伤的治疗具特色,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对严重复杂的尿道损伤和后遗症的处理有特别独到之处,形成了科室的特色。开展了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指导、尿动力学检查及神经泌尿学等方面的研究。对男性疾病、勃起功能障碍、男性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 教学科研方面,目前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培养硕士研究生60余名,承担着医科大学七年制及本科的教学任务,为泌尿外科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众多的医学人才。目前承担了河北省科委、河北省卫生厅等研究课题11项,获科技成果奖7项。出版著作8部,论文150余篇,数十篇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多篇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
甲乳疝外科
专业特色: 急腹症治疗方面 急腹症、多发伤的诊治是我科的特色之一,尤其是多发伤、腹部外伤的救治等外科急危重症的治疗一直是我科的重点工作之一,依托我院创伤救治中心的优势,对于多发骨折合并严重的腹腔脏器损伤的病人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及综合治疗,在我省处于领先水平,对这些患者的抢救,我科已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 微创治疗方面 已开展腹腔镜甲状腺经胸乳、经口腔前庭等手术治疗。其中腔镜甲状腺 甲状旁腺手术于2004年在我省率先开展,目前经口腔甲状腺癌的根治等手术已填补我省甲状腺外科的空白,居于我省领先地位;腔镜甲状旁腺手术在全国首先开展,治疗原发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对于慢肾衰、继发甲旁亢的患者的手术治疗水平及手术量位居我省前列。 腹壁疝及腹股沟疝的微创治疗:对腹股沟疝的病人我们根据病人的年龄、疝的类型、缺损大小、伴随疾病等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应用恰当的修补材料,进行修补手术。腹股沟疝的病人均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技术(TAPP TEP IPOM),此手术特点是: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腹壁疝的治疗:对各种类型的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腹壁缺损、腹壁肿瘤等。根据病人的情况,术前应用B超、CT、MRI等科学合理的选择修补材料,采用杂交等修补技术,重建腹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胃癌及胃肠道间质瘤:已成功开展胃癌、胃间质瘤的全腔镜手术治疗,对于肿瘤分期较晚的胃肠道肿瘤病人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等辅助治疗使不能切除的晚期肿瘤降期降级,从而获得二期切除甚或根治的机会。对于腹膜种植及并发恶性腹水的病人,采取腹腔热灌注化疗具有独特的疗效;胃肠间质瘤综合治疗,胃肠间质瘤(GIST)属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我科参与可熟练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或传统开腹手术完成胃肠间质瘤的根治手术,对于复发或不可切除的胃肠间质瘤进行格列卫或索坦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MDT:包括来自肿瘤科、消化内科、超声科、影像科、病理科、放疗科等学科的专家,该诊疗模式以病人为中心,集中多个学科专家共同会诊,为病人提出最佳诊疗方案,能综合性地接受最新的国际肿瘤治疗理念,缩短了疾病的诊疗时间,提高了疗效 乳腺外科开展乳腺良恶性肿物的手术微创治疗:局部穿刺活检、乳腺区段切除、乳腺癌改良根治、前哨淋巴结活检、保乳等手术治疗及乳腺癌的MDT综合治疗。随着乳腺癌的诊治体系的完善,我们系统的对乳腺癌开展检查,乳腺X线钼靶片、乳腺B超、乳腺MRI、乳腺活检等检查手段的应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开展了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规范的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乳腺的乳腺癌根治术。在手术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情况开展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形成乳腺癌以手术治疗为基础的综合化个体化治疗体系,使乳腺癌患者治疗得到非常好的疗效。 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将本着一切为了病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不断发扬我院特色优势,与国内外先进技术同步,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肝胆外科
肝胆外科简介: 我科是具有开展肝移植资质的科室,是河北省器官获取组织(OPO)挂靠单位,是我院重点学科。我科特色技术为:肝移植技术和微创外科技术。 我科自2001年开展肝移植手术以来,多次与国内知名肝移植中心(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北京友谊医院、上海仁济医院、浙大一附院等)交流合作,与兄弟科室(麻醉科、手术室、ICU、超声科等)紧密配合,现已成功完成肝移植手术600余例。肝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挽救了众多终末期肝病患者生命,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现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胰脾外科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腹腔镜肝脏部分切除、腹腔镜胰腺部分切除、腹腔镜脾切除术等)已逐步趋于常规。现我科微创手术开展率高。 现河北省器官获取组织(OPO)挂靠我院,我科主任窦剑教授为河北省器官获取组织总负责人,窦剑教授及全科为推动、宣传河北省器官捐献事业、器官移植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器官捐献事业、移植事业的发展为挽救患者生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科主要收治肝、胆、胰、脾四大腹腔器官的外科疾病和外伤,包括:①肝脏疾病: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脓肿、肝破裂、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其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以及肝移植手术治疗的各种终末期关闭;②胆道疾病: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胆道蛔虫病、胆囊癌、胆管癌、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及各种疾病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等;③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癌、胰岛素瘤、胰腺外伤等;④脾脏疾病:脾大、脾功能亢进、脾肿瘤、脾外伤及各种需要切除脾脏的疾病等。
胸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是河北省重点建设专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专业最早开展于1972年,并于2000年正式建立胸外科。 在众多专家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拼搏,已发展成了一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医术精湛技术力量雄厚老、中、青三结合的学术队伍。科室现有教授、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住院医师4人,其中3人具有医学博士学位,6人具有医学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3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人。 胸外科检查治疗设备先进,配备齐全,拥有国际先进的 “史赛克”以及Sony4K胸腔镜,可进行多种肺段亚肺段微创手术。现有日本OLYMPUS电子支气管镜、PANTAX纤维支气管镜各一台,OLYMPUS电子食管镜,EBUS等大型医疗设备,医院还配有直线加速器放疗设备、128层螺旋CT、MRI、C型臂X光机、B超等大型设备。对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手段齐全,可行手术、化疗、放疗、介入等治疗。 胸外科设有重症亚监护病房及腔镜检查室。胸外科临床技术力量雄厚,不仅在肺癌、食管、贲门、纵隔疾病微创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危重症胸部创伤连枷胸微创手术内固定方面、胸廓畸形漏斗胸鸡胸以及复杂胸壁畸形方面开展了多种国内外领先或先进的专利诊疗技术,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进行交流。
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自1990年设立专科,以科主任田立、孙为民教授等一批有丰富临床经验和现代神经外科学理念的专家,硕士为中坚力量,不断探索学科新途径,重视学科建设与发展及引进高新技术的利用,使一些技术项目达到较高水平。通过十几年的努力科室得到迅速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特色,已发展为医院骨干科室。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特色,并拥有高科技现代化诊疗及手术设备。如64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图像重建更加清晰,以及磁共振(MRI)、数字减影仪血管造影机(DSA)、核素扫描仪(ECT)、直线加速器等超高档设备。手术设备先进、齐全,能为神经外科颅脑、脊髓等疑难病症的诊疗可提供具有特色的诊疗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并以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神经外科是医院的骨干科室,依托“河北省创伤急救中心”设在该院的优势。我科重点从事颅脑创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特别在救治重型颅脑创伤方面以及合并胸、腹、四肢骨折、脊椎骨折、脊髓损伤等多发伤的综合救治以及多脏器衰竭的防治、休克的处理指定了一整套规范化救治方案,已经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救治重型颅脑创伤和合并多发伤的专业特色科室。 在脑肿瘤、脊髓肿瘤、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上已取得了成绩。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治疗颅内各部位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具有代表性高难显微外科手术。如嗅沟、鞍结节、海绵窦、蝶骨嵴脑膜瘤,岩骨区肿瘤,颈静脉孔区肿瘤,三叉神经纤维瘤,枕大孔区肿瘤、桥小脑角区肿瘤、第三脑室内前后部肿瘤、松果体区肿瘤、第四脑室肿瘤及邻近脑干部位肿瘤的显微手术技术均达到较高水平。 脊髓肿瘤显微手术也是专业特色,特别是高位颈段(颈4以上)哑铃型肿瘤或突入到胸腔者,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皮样囊肿、海绵状血管瘤等,已有近30例临床经验,手术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脑血管病外科治疗:行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夹闭、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应用数字减影和微导管技术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颈内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预防缺血性脑中风。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总结出最佳手术时机及良好效果的系列治疗方案。术后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康复理疗及功能锻炼,可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减少病残率。
心脏外科
我院心脏血管外科于2005年开展第一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拥有了一支业务水平高、训练有素的医护队伍。目前,我院心脏血管外科设有一个普通住院病区和一个ICU病区,包括成人心脏外科、小儿心脏外科和主动脉外科三个亚专业组。2012年,柳磊、李滨两位心脏外科博士先后从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毕业回院工作,在院领导和兄弟科室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新技术。两年来,连续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夹层大血管置换术、重症瓣膜置换术、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流出道疏通术、低体重复杂先心病根 治术等各类心脏外科手术近1000例。 我院心脏外科自建科来已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近千例,其中包括了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右室双腔心、肺静脉畸形引流、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缩窄等各类先天性心脏病。针对患儿具体情况,我院心脏外科开展了体外循环下的常规手术,以及介入封堵术、超声引导下的封堵术、侧开胸手术等微创手术,使得部分患者做到可以不开胸、不全麻,深得患者及家属认可。我院心脏外科本着治病救人的精神,在院领导支持下,已经免费救助数百例贫困先心病患儿。2017年我院将继续实行先天性心脏病救助政策,让更多的贫困患儿得到有效的救治。 心脏外科凭借自身的实力,赢得了阜外医院心脏外科专家团队的支持,开展北京专家直通车服务,使我省心血管患者不出河北省就可以享受到国内高水平的手术技术和治疗服务。在北京阜外医院专家团队的辅助下,我院心脏外科已开展了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脏搭桥手术,其中部分的患者实现了术后不用输血即可康复出院。
血管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外科是在放射介入的基础上组建的新型学科。介入室成立于1997年2月,成立之初就开展了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介入治疗等,基于学科的发展和需要,于2014年底,我院正式组建了兼具微创介入与开放手术于一体的血管外科,科主任张彦荣。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拼搏,飞速发展成为一个团结协作和具有凝聚力的朝气蓬勃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相结合的临床团队,拥有多位的血管外科专家以及专业人才梯队。科室现有医师8名(医学博士1 名、硕士7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技师2名,护士14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 我院复合手术室是在现有手术室中利用2个千级净化的手术室改造而成,装备有西门子Artis Zoo 大型“C”臂1台,配备完善的麻醉设备,可以同时做开放手术及介入手术。
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
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设备先进、梯队健全、实力雄厚,年均开展各类脑血管急危重症手术千台以上。拥有成熟的亚专科体系,对颅内出血、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脑积水、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狭窄等疾病治疗经验丰富。科室除常规开展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外,还同时开展以微创为主的神经介入治疗和神经内镜治疗治疗技术,并根据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为广大患者提供优治疗方案,大幅提高了脑血管疾病患者后期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烧伤与创面修复中心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中心下设烧伤科、创面修复科和烧伤研究室,位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湘江院区,是河北医科大学烧伤外科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全国电烧伤及烧伤微循环与细胞流变学研究中心。病房设床位42张,其中烧伤重症病房(BICU)7张,普通病房35张;医护技人员30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主任医师4人、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 学科带头人张庆富,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国科协十大代表,兼任中国微循环学会休克专委会主任委员、京津冀烧伤联盟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烧伤与整形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等,是河北省烧伤学科带头人,全国知名专家。 中心诊室(位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准江院区)设烧伤科门诊、创面修复科门诊、烧伤换药室、电烧伤实验室、烧伤微循环实验室、烧伤细胞流变学实验室等。其中烧伤急诊24小时开诊。中心配备先进的烧伤抢救设备,随时可以进行危重烧伤病人的接收、处置和抢救,并随时跨学科合作抢救严重复合伤病人。BICU按三区两通道设计建设,有固定床位7张,配备呼吸机、床旁连续血液滤过机、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各种生命监护仪、微量注射泵、空气悬浮治疗床、烧伤翻身床、烧伤治疗仪、慢性创面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专科手术室拥有先进的烧伤专用手术设备,配备有层流和负压系统以及各种与烧伤相关的先进手术器械(电动取皮机、网状切皮机、Meek植皮机等),可以完成各种复杂性手术。
肾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成立于1980年,2011年成立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肾脏病医院。现有医师23名,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2名,住院医师2名,护理人员60名,实验室人员2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4名,硕士学位9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7名。现开放床位92张,分设三个病区,血液净化中心配备有82台血透机和3台床旁血滤机,年透析5万余例次,还设有腹膜透析培育中心、结肠透析治疗室、中医治疗室、营养治疗室、临床检验和病理实验室。
中西医结合肝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为国家肝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作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肝病专科、中华生物医学免疫学会理事单位、河北省胃肠病重点学科、河北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河北省重点中医肝病专科、全国肝胆病防治技术示范基地、河北医科大学消化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传染病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学科、河北医科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协作组组长单位、河北省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我科在职医师13人,护理人员16人,医技人员1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医学博士9名,医学硕士5名。
感染科
感染科始建于1958年,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河北省感染病学医学重点学科,国家肝病的临床药理实验基地。为河北省省级医院收治传染病的重点专业科室。河北省传染病专业学科带头单位。 担负着全省传染病防治的重要工作,负责全省各市传染病医师培训、疑难病症会诊、医疗技术及科研鉴定,多次参加省内外的传染病灾情、疫情的防病灭病工作。河北医科大学的传染病学教研室设在该科,为河北医科大学传染病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 现有多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担任着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预防医学系、检验系、护理学院的传染病教学、实习任务。 负责学会的全面工作。《传染病学》为河北省精品教学课程,教研室曾获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有多人在国家、省级授课比赛中获奖。 具有一支技术精湛、素质良好、老、中、青三结合,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学术队伍。在各种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病毒复制指标转阴、肝纤维化、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肝昏迷、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肝癌、脂肪性肝病等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成熟的方法和经验。 赵彩彦带领的学术团队所进行的“肝衰竭综合防治体系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脂肪性肝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分别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二等奖。 该科室收治以肝病为主的各种感染性疾病;为满足越来越多患者住院的需求,2013年6月感染科搬迁至新院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湘江院区)并更名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肝病感染病分院,为独立的肝病感染病大楼,共有5000平方米,设有四层病房和独立的病理实验室与DC细胞实验室,分设感染一科、感染二科。共设住院床位108余张。
内分泌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创建于l978年,由河北省内分泌学科奠基人——赵渭滨教授牵头成立。40余年来,经过几代内分泌人的不懈努力,科室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人才梯队合理、仪器设备先进、技术水平省内领先的专业学科。先后于1995年、2001年、2007年、2011、2017年、2022年连续6次被评定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是河北省糖尿病防治办公室、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国家临床药理试验基地,以及河北医科大学内分泌专业博士和硕士授予点。 内分泌科现有正式床位50张,医生27人,其中主任医师11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1人;有博士学位者17人,具有硕士学位者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国际骨质疏松DEXA诊断医师2人。护士16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9人,护师/护士6人。本着“务实进取、精益求精”的科室宗旨,内分泌科已成为医术精湛、技术力量雄厚,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医疗团队。
呼吸内科
呼吸内科简介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科始建于1999年。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患者的诊治与长期管理、肺癌的综合治疗、呼吸危重症监护、多种少见疑难肺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均取得进步。开展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系统教育和管理,肺癌的综合诊疗工作。 现有普通病床40张,监护病床4张,常年住院患者有50-60人。每年门诊就诊人次达1万余人。现有医师10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2人,医学博士学位者3人,硕士学位者4人,形成了业务扎实、团结实干、富有朝气、积极进取的团体。学科带头人陈刚,已带研究生18人,主研国家十一五子课题一项、主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为第二主研人、主研河北省卫生厅重大课题一项,获多项科技成果奖,担任多项国家及省内重要学术职务,带领全科同志每年在SCI、中华系列杂志及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
消化内科
科室设有门诊、病房、消化内镜室,病房床位40张,医护人员29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5名,博士2名、硕士1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医疗设备日本Olympus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韩国MiroCam胶囊内镜及国产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麻醉机等设备。科室于1990年底从大内科分出成为独立科室,1997年创建我院内镜中心,2000年并入消化科至今,使我院消化科和消化内镜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2013年科室被评为国家临床药理基地、河北省重点专科。
血液科
河北医大第三医院血液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血液病专科,血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先后承担多项省级及国家级课题,荣获多项河北省科技厅及卫生厅科技进步奖。 血液科共有医师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高级职称7人,博士6人,硕士5人。拥有自己独立的血液学实验室,开展多色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PCR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染色体核型分析、骨髓病理等先进检测手段,对血液疾病尤其是血液肿瘤进行“精准”诊断。多次选派人员去解放军总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和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及美国、加拿大等医疗机构进修,和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等开展广泛的合作,连续成功举办国家继续医学再教育项目-浆细胞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 血液内科是学科门类齐全、临床医疗和基础研究紧密结合的特色学科,每年收治大量血液患者,包括各种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减少症、各种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淋巴瘤、骨髓瘤等常见血液病,2001年3月开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003年开展同胞间脐血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目前我科共成功完成30余例患者的移植,病种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
心血管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省三院)心血管科,心血管科下设心血管一科和心血管二科。该科拥有心血管造影机、多导生理记录仪、大型心电、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系统,人工呼吸机、心脏除颤器等医疗设备。 开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等。独立开展冠脉造影、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等介入诊疗技术多年,年手术量1000余例。
神经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自1982年建科以来,经过35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强大的医疗队伍,成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特色学科之一。在我省著名的临床神经内科专家,我院神经内科创始人王汝圭教授的传、帮、带的作用下,神经内科借助于我院良好的硬件设备和发展环境,正以迅猛的势头发展,神经内科现分为2个病区,神经内科一病区和神经内科二病区(神经肌肉病),一病区床位47张,二病区(神经肌肉病)床位40张。
风湿免疫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省三院风湿科)成立于1999年,其前身是内科风湿病专业组,自1991年开始从事风湿病的医疗与科研工作,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风湿内科医教研基地。 科室现有床位40张,在职医师9名,其中正、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5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博士4人,硕士4人,自2005年至今培养硕士研究生35名,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自建科以来,多次选派人员去北京协和医院和北大人民医院进修,多次参加世界及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掌握风湿病学最新理论及治疗策略。科内多名人员在河北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河北省免疫学会风湿病分会以及河北医师学会风湿病分会担任副主任委员和常务委员等职位。 我科在2014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药物临床机构资格审核认定,积极参与风湿病的新药Ⅱ-Ⅳ期临床试验。注重疾病健康宣教,2014年底开设了科室公共微信平台,宣传普及风湿病知识,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此外,科室定期举行风湿病科普讲座。2015年科室购置了关节彩超仪,用于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监测。我科注重科研,作为合作单位积极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并先后承担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北省卫生厅及科技厅课题10余项,多次荣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在SCI及中华系列、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10余部。
老年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病科成立于1990年。2000年3月,老年病科分为西区和东区,两区医护人员共39名,其中医师19名,有博士学位1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15名。教授、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名。开放床位44张,现配备心电监护仪9台,除颤仪2台,心电图机2台。 我科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消化道疾病等多种复杂联合病种的诊治方面擅长。
肿瘤科
我科(放疗科)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于2002年3月12日正式批准建科。2005年被确定为河北医科大学重点发展科室,设立单独病区,当时有医师6名,物理师1名,技师2名,护师7名,床位19张,医师11名、物理师3名,技师5名,护师13名,床位40张。其中有正高职职称3名,副高职5名,硕士生导师2名,博士4名。 我科紧紧跟随肿瘤放射治疗的新发展,投资添置的美国瓦里安IGRT(图像引导)医用直线加速器、CMS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及放疗质量保证设备已经投入使用。同时配备着西门子 CT模拟定位系统、呼吸门控系统等设备,可以开展图像引导放疗、立体定向放疗、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等。并聘有全国知名的放射治疗专家刘明博士和高级工程师及医学物理师翟福山教授。 我科开展调强放射治疗,三维立体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适用于治疗鼻咽癌、颅内肿瘤、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等部位的肿瘤,特别是对于形状复杂、邻近重要器官、体积较大、常规放疗难以治疗的各种肿瘤。 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我科积极承担着河北医科大学的科研、教学任务。在不断更新引进领先放射治疗成果的同时,积极参与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放射治疗会议,与全国同行共同分享科研成果及临床经验,共同探讨国内放射治疗现状及发展方向。科研立项10余项,获河北省优秀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出版论著7部,带教硕士研究生30余名。
呼吸睡眠科
一、科室简介 我院睡眠科于2006年8月正式聘请留学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睡眠中心博士后王菡侨主任医师为科主任,建立本地区三甲医院首家专业睡眠障碍诊疗科室,开展多项睡眠障碍的综合诊治工作,完成睡眠障碍从诊断到治疗的一站式工作模式。科室人员接受来自美国及香港注册睡眠师的正规、专业培训。目前是河北医师协会睡眠医师分会主委单位、中国睡眠医师协会常委单位、中国睡眠医师协会对外交流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睡眠研究继续教育委员会副主委单位、河北省重点学科。在睡眠障碍疾病的专业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参与了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如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联合合作项目。二、诊治范围本科室主要侧重各类睡眠障碍疾病的诊治:1、早醒、入睡困难、因焦虑、抑郁等情感问题而引发的睡眠障碍、更年期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睡眠困难等各类急慢性失眠症;2、日间嗜睡:睡眠呼吸暂停、肥胖所致的通气功能障碍、发作性睡病、特发性嗜睡、中枢性嗜睡、酒精、药物依赖及各类内科疾病所致的睡眠障碍等;3、睡眠多梦、节律障碍:睡眠期周期性肢体运动病、不宁腿综合征、睡眠异常行为症、昼夜节律睡眠障碍(提前或延迟)。4、打鼾、夜间憋醒、夜尿增多、日间疲乏、晨起血压升高以舒张压为著等表现的睡眠呼吸障碍。三、医疗特色 本科室以物理治疗为首选,同时结合多学科综合治疗、行为治疗及药物辅助治疗。注重个体化及长期随访,已建立长程跟踪体系。四、诊疗设备 睡眠科病房: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友谊院区(西院)北楼3层,监测室及病房均为单人房间,诊治设备一流,配有独立卫生间,环境温馨、舒适。主要设备: 均为高精端进口设备。1、睡眠障碍诊疗系统:神经电图检查仪、脑功能检查仪、精神压力分析仪、脑涨落图分析仪、重复经颅磁磁刺激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系统、脑反射治疗系统、放松治疗、感控治疗仪等设施。2、睡眠呼吸障碍诊疗系统:多导睡眠监测仪、便携式睡眠监测仪、24小时动血压监测系统、心电监测系统、经皮血氧-二氧化碳监测系统(无创伤动态分析)、血气分析仪、肺功能检测、腕式血氧脉搏仪、高端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压力滴定系统、电子喉镜等设施。五、人员组成 科室带头人王菡侨主任医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部出站博士后,在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专门从事睡眠呼吸疾病的诊疗和研究工作多年,曾参观访问国际知名的多家睡眠中心,如梅奥诊所睡眠中心、美国西北大学睡眠中心、威斯康辛州睡眠中心、加拿大西奈山医院及圣乔治医院睡眠中心,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多次受到美国胸科协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部、呼吸学部的奖励,科研成果发表在重要的美国心血管杂志上。历任十余届全国睡眠技能大赛的评委和主持人。执笔或参与10项国内相关专业的临床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制定工作以及8部学术著作的编写工作。目前科室拥有工作人员12名,医师均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均接受严格的睡眠专科训练,科室护理人员均接受了来自美国及香港注册睡眠师的专业培训,多次在全国及省内睡眠技能大赛中获得优胜奖励。科室已承担多项国内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如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归国留学人员、省科技厅及卫生厅等多项资金资助项目及课题项目。
全科医学科
我科前身为友谊院区急诊科兼综合内科,后于2019年9月更名为全科医学科。因此,我科是具备急危重症抢救能力和内科专业诊疗能力的“急、专、全”性质的综合科室。 科主任李海滨。全科现有医护人员17名,医生全部为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名。 我科设有抢救室、观察室、采血室、内科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科室现有内科病床16张,留观病床5张。仪器设备: 监护仪7台,呼吸机4台,除颤仪2台,全身降温设备1台,临时起搏器1台,复苏机1台,电动吸痰器2台,电子洗胃机1台。教学设备有各种训练模具,其中心肺复苏模拟人1具。 具有综合性及专业性两大特点,我科以老年病的诊疗康复为特色,是专门为老年患者朋友服务的科室,我科医师涵盖专业广泛,包括心血管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消化内科及免疫风湿等专业,均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感染疾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疾病科,现有医务人员20人,医生7人,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护士13人。设有普通病床25张,单人重症病床3张,主要承担无手术指征的骨与软组织感染、不明原因发热、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设有感染疾病科门诊、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配备有间歇性气压治疗仪、气压机械排痰机,医用降温毯、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支气管镜、除颤仪等设备。
眼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建立于1958年,经过六十年几代眼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是技术全面、设备先进的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1979年开始为硕士学位授予点,至今培养硕士研究生百余名。2009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分为眼病科和眼外伤科。目前,眼病科是河北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河北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及委员、石家庄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所在单位。 眼病科现有高职人员主任医师、教授2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科室医师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博士2人。高职人员全部有国外(美国、日本、以色列)及国内著名眼科中心(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等)研修经历。 诊疗特色: 眼病科具有白内障(老年性、并发性、代谢性等各类白内障)、青光眼(原发性、继发性等)、眼底病(视网膜血管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混浊等)、视光学(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眼表疾病、视神经疾病、泪道疾病、眼部整形等多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眼外伤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眼外伤科始创建于2009年。是以诊治眼创伤为特色的专业科室。先后获评河北省省级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 科室设有眼表与泪道、白内障与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病、眼部整形和眼眶病眼肿瘤四个亚专业组。科室拥有先进的检查及手术设备,如:德国 Zeiss手术显微镜、德国Geuder超乳玻切一体机、Humphery全自动视野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仪、Topcon非接触眼压计、Lumenis眼底激光、OCT、UBM、眼前后节数字影像和测量分析系统等。常规开展的诊疗项目包括:眼球破裂伤和穿通伤的初期急救和后期处理、泪小管断裂吻合、眼内眶内异物取出、外伤性青光眼、白内障、晶状体或人工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外伤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增埴性玻璃体视网病变和感染性眼内炎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 黄斑裂孔封闭、 眼眶肿瘤切除、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视神经挫伤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和视神经减压手术治疗及包括玻璃体出血、眼底出血在内的各种眼底病变的检查和激光治疗等。近年来,尤其在复杂眼外伤的诊治方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如复杂眼球破裂伤的初期修补和二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巨大眼球内异物的取出,玻璃体球囊植入等使本应摘除眼球的患者恢复有用的视力或保留眼球,大大改善了复杂眼外伤病患者的预后。同时开展了前后节联合手术如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白内障与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眼前节重建联合白内障玻璃体手术,免除了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我科依托我院创伤骨科优势,在眼眶骨折整复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开展鼻内窥镜下修复爆裂性眶壁骨折,皮肤免切口颧骨骨折内固定技术及眶颧颌、眶鼻、眶颅复合骨折等联合手术。
耳鼻咽喉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成立于1958年,现有独立病区床位35张,医生11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人,研究生导师3人,护士16人。 新门诊环境整洁。拥有先进的耳科显微镜,鼻内镜摄录系统,最新的电子喉镜,听力检查设备,眩晕检查设备。 科内目前设有人工耳蜗研究室,拟设听力学研究室,眩晕研究室,嗓音研究室,颞骨解剖室。耳鼻咽喉科医师研究方向分别有耳颅底外科,鼻颅底外科,咽喉科,头颈外科。我科目前年手术近千台,已开展以鼻颌面复杂骨折手术,面神经减压手术为强项的各类耳科、鼻科、咽喉科、头颈外科手术,开展呼吸睡眠监测、鼻内镜诊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一期根治+成型等多项技术。 目前科室诊疗特色突出,硬件设施齐全,技术水平过硬,人员结构合理,集科教研于一体,为全国耳鼻喉科联盟单位,与国内外专家联系紧密,掌握国内外最新技术,是一支深受同行肯定和患者信赖的医疗团队。
口腔内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口腔内科修复科成立于1958年,是一个以门诊医疗、临床科研和临床教学三位一体的科室,专业范围包括牙体牙髓、牙周组织疾病、儿童牙病、口腔预防、口腔修复、口腔种植、口腔黏膜病等。多专业集中,协同作业是科室的特色,使我们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就医选择。 科室拥有一支积极向上、技术精湛的团队,所有医生均毕业于重点医科大学口腔系,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并分别在国外及国内一流医学院校接受过专业培训。 目前我科所开展的医疗工作主要包括:牙体缺损的直接与间接法充填,复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乳牙各种牙病的治疗与预防,牙外伤的治疗与保存,牙周病的系统治疗,牙齿美容修复,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种植义齿,口腔黏膜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口腔修复及牙周病是我们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解决众多复杂疑难病例。近年来我科在口腔种植领域先后开展了多种骨增量技术,如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技术、GBR技术、外置法植骨技术等,已完成大量牙种植修复,达到国际口腔种植存留率标准。另外我科引进大型显微设备,推进显微根管治疗的发展,提高接诊各种复杂疑难根管病例的能力。此外在前牙美学修复、儿童牙病及牙周外科治疗等方面也拥有优秀专业医师。
口腔正畸科
我院正畸科开展正畸工作30余年,科室4名正畸医师均为硕士学历,接受过国内或国外培训,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培养了许多进修医师及规培生,并积极开展正畸科相关的课题研究,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及SCI文章数篇。 目前科室配备先进口腔综合治疗台,并引进CBCT及现代化错合畸形诊断分析软件(winceph),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错合畸形的数字化测量,并对错合畸形治疗效果进行预测。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颌面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医、教、研队伍,全科有高级职称医生3名,硕士生导师1名。几年来先后承担国家、河北省科研课题十四项,取得省、厅级科研成果六项。口腔颌面外科诊治范围:一.口腔颌面部感染:颌面部间隙感染、蜂窝织炎、颌骨骨髓炎、面部疖痈等;二.口腔颌面部创伤:包括软组织创伤和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颧弓等骨折;三.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肿瘤、颌骨囊肿、颌骨肿瘤、涎腺肿瘤;四.口腔颌面部发育畸形:先天性唇裂、腭裂、颌骨发育畸形;五.颞颌关节疾病;六.三叉神经痛的综合治疗;七.口腔颌面部软组织、颌骨组织缺损的修复。口腔颌面外科专业目前开展新技术:开展了低龄早期(2周岁以内)腭裂修补手术,并开展唇、腭裂修补手术后的序列治疗,如语音训练、牙槽裂植骨修补手术、牙列正畸、牙缺失修复等治疗。 开展颌面部严重复合骨折精密解剖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手术。利用钛支架修复颌骨肿物切除后骨缺损;开展血管化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颌骨缺损;开展牵引成骨技术治疗颌骨缺损畸形;利用足背皮瓣、前臂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药物介入疗法+病理骨腔搔刮术+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正颌外科方法治疗颌骨畸形及陈旧性颌面部骨折;结合我院引进的64排CT,对骨折发生的部位及程度进行精确的再现与重建;颞下颌关节成形术治疗关节强直;舌颌颈联合根 治治疗舌癌;面部外伤微创精密缝合,减少面部外伤后瘢痕;超声波拔除残根及阻生齿。利用多平面双向电视X线取颌面部金属异物。口腔口腔颌面外科对外交流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始终与国外医疗机构及大学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以极大的热情推进中外医疗技术交流与合作。
角膜移植中心
1987年9月,我院成功实施第一例角膜移植手术。到2003年自愿身后捐献角膜者登记近百名。先后共实施10例角膜移植手术,支援外院角膜供体5例。开展了眼睑肿物切除,异体巩膜眼睑再造术和异体巩膜活动性义眼植入术。自2009年以后,更是致力于角膜移植手术开展和眼库建设。经过十余年发展, 2019年7月,我院眼库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成为河北的区域性眼库,同年获批成为河北省红十字眼库。近两年每年角膜移植手术量超百例,且逐年增加,已成熟开展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板层或深板层角膜移植术、角膜内皮移植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等。2023年5月经医院党委决定成立角膜移植中心。
急诊科
急诊科正式组建于1997年,经过20多年的辛勤耕耘,励精图治,现已经成为人员齐备、技术精湛、医疗仪器设备先进,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室、急诊ICU、急诊病房一体化的现代化医学专业科室。 急诊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分为二层。一楼为预检分诊、抢救、输液、清创缝合以及辅助支持科室如急诊检验、X线拍片、CT、B超等。二楼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按标准化建设床位15张。另有急诊病房、临时观察室,总床位40多张。全科现有医护人员近百名。其中医生18人,均具有博上或硕士学位,护士72名。拥有智能呼吸机28台,床旁超声仪2台,纤维支气管镜2套、床旁血液净化机3台,多参数心电监护仪34台、体外氧合膜肺治疗仪(ECMO) 1台、脑电监测设备1套、智能输液集成系统19套等多种先进抢救设备。对各种急危重症具有丰富娴熟的抢救能力,包括心肺复苏与循环支持、血液净化、人工呼吸支持、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床旁超声等。在严重多发伤生命支持和脓毒症救治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能力。
康复科
一、科室发展史:科室发展 康复医学科的前身是l959年建立的理疗科。l994年正式更名为康复医学科,首任科主任米立新教授,设有门诊诊室、射频治疗室、运动疗法室、作业治疗室及言语治疗室。2000年将按摩科并入康复医学科成立康复中心,增添了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四肢被动关节训练器(CPM)、减重训练等先进设备;完善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日常训练设备;开展了四肢骨折术后、手外伤、强直性脊柱炎、脊髓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脑卒中、脑外伤等相关康复治疗。2003年与德国奥托博克公司合作开展了假肢矫形器制作,用于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特发性脊柱侧弯、马蹄内翻足、膝内翻、膝外翻等。2011年评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河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2年6月16日病区迁至东开发区湘江道68号,病房扩增为两个病区,开放床位102张,康复中心的训练区域达1000余平方米。购买了表面肌电检测训练仪、情景互动、平衡训练仪、运动控制训练魔方、悬点运动疗法训练系万元康复设备。康复医学科开设病床12年以来,开展了以脊髓损伤、手外伤、关节置换术后、周围神经损伤、脑外伤、脑卒中、四肢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慢性疼痛、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儿肢体发育不良等康复为主要技术特色的综合康复项目。2013年被评为河北省医学重点专科。2013年以我院为牵头单位申请的河北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获教育部批准,并于2014年开始招生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二、科研业绩 2011年根据我科特点,本着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确定了五个稳定研究方向:脊髓损伤相关问题的研究、慢性疼痛相关问题的研究、膝关节功能障碍相关问题的研究、矫形器治疗肢体畸形生物力学研究,2012年根据人才培养和工作需要又增加了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机制研究。 建科以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级课题1项,获纵向科研经费23万元;发表SCI论文2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32;发表中华系列论文10篇;出版专著《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康复治疗》《常见小儿肢体畸形康复治疗》共计3部。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级课题1项,获纵向科研经费23万元;发表SCI论文2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32;发表中华系列论文2篇;出版专著《强直性脊柱炎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康复治疗》、《常见小儿肢体畸形康复治疗》共计3部。 三、开展新技术项目:1、新项目概述:近5年来我科引进的本专业新技术、新项目有: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颈肩腰痛;关节松动术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在关节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交替式行走器在截瘫患者中的应用,使截瘫患者的行走成为可能。神经肌电促通仪治疗肌纤维织炎、各种顽固性疼痛方面效果显著。循环驱动治疗仪能较好的促进周围血液淋巴回流,预防静脉血栓。胸腰矫形器低温板材快速成型技术能在10分钟内完成胸、腰矫形器的制作,以快速提供稳定的支撑,缩短了制作时间。规范清洁间歇导尿配合视觉反馈训练膀胱功能,降低了泌尿系感染率、结石发生率、肾积水发生率。平衡功能训练仪利用情景模式进行站立平衡训练,提高了训练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肌电生物反馈技术为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训练提供了量化指标。运动控制训练能使患者较好的进行肌力训练、运动控制能力训练。2、重点项目介绍:(1)悬吊运动疗法: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兴康复治疗技术,核心观念是通过悬吊装置、对患者的核心肌、整体肌进行放松、激活、肌力训练、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训练,从而改善颈肩腰腿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并将该技术应用于神经损伤康复治疗。(2)交替式行走器(walkabout):是截瘫患者助行器,适用于较高位截瘫(T5以下T12以上)患者,我科假肢矫形器制作室已为数例该类患者进行了制作、佩戴训练使用,帮助患者在支具辅助下拄拐治疗性行走。(3)平衡功能训练:主要用于站立平衡训练,对于脊髓不全损伤、脑卒中、脑外伤等站立平衡障碍者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运用平衡功能训练仪给以量化训练,能较好的增强医患信心,配合情景互动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安全,患者易于接受,为恢复行走打好基础。(4)神经源性膀胱间歇清洁导尿配合视觉反馈训练:间歇清洁导尿是神经源性膀胱有效的治疗措施,配合视觉反馈可以更好的训练膀胱功能。(5)项目列表:1)神经源性膀胱间歇清洁导尿配合视觉反馈训练2)截瘫行走器制作 3)平衡功能训练4)热塑性矫形辅具在足踝疾患中的应用四、 学术交流: 每年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Creighton大学康复系师生进行学术交流,使我康复治疗水平与国际发达地区接轨,今年更加深了交流内容,治疗水平和理念得到了该校教授的好评,某些方面有创新。还请德国MTT教授前来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班。五、教学: 2014年由我院康复医学科牵头河北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开始一本招生。现有三届在校生143名。为了搞好教学工作,创建了可以向社会公开进行康复治疗培训的运动疗法实训室、作业治疗实训室、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与训练实训室、言语治疗实训室、假肢矫形器制作实训室,教学相长共同促进专业水平提高。
麻醉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是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省级临床重点学科,临床一级科室,下设麻醉一科、麻醉二科、湘江院区麻醉科、友谊院区麻醉科、麻醉PACU、麻醉学教研室等部门;承担全院的临床麻醉、危重患者救治及急救复苏、麻醉后监护与诊疗、舒适化诊疗、急性疼痛诊疗等临床及教学工作。
重症医学科
2002年重症医学科创建,现为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河北省数据分析与智能诊疗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重要成员科室,河北器官捐献与移植OPO中心。重症监护床位30张,其中单间隔离病房8张,医护人员近80人,年抢救治疗危重患者近千人次。
妇产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学科,2014年通过评审获批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国家级爱婴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母胎医学医疗联合体单位。 我科拥有床位66张,重症监护病房2间,占地面积3405㎡,包括超声仪、宫腔镜、阴道镜、麻醉机、妇产科多系统数码治疗仪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40台。临床医生23人,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5名,中级职称12名;博士7人,硕士16人。护理人员38人,其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1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28人。
生殖医学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科现有医、技、护人员13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博士2名,硕士7名。所有人员均在国家指定的生殖中心接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业培训。发表SCI、中华系列及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承担/完成河北省省厅级科研课题4项。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促进学科发展。 科室医疗设备先进。夫精人工授精技术已通过国家卫健委审批,已取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筹建资质。宫腔内人工授精术是最接近自然的一种助孕方式,通过精液优化处理,结合排卵监测,将优质精子在恰当时机人工直接送达宫腔,提高了患者妊娠率。 开设了复发性流产特色专科门诊。使不明原因不孕、反复妊娠丢失、试管婴儿反复着床失败患者第一时间得到规范化、系统化、个体化、精细化的诊断和治疗。 开展了四维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解决了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欠准确、不能直视的弊端,也避免了输卵管碘油造影的辐射性、过敏者不能应用且需要避孕3个月的问题。该技术安全、稳定性好、无辐射,术后第二个月即可安全受孕。在诊断输卵管通畅性方面与经典的HSG有高度一致性。 生殖医学科实验室按照WHO精液检查要求,开展了全套男性不育精液检查项目,对男性不育、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的病因分析,妊娠结局的预测以及辅助生殖助孕方式的选择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技术特色、专业特长: 男女不孕不育、复发性流产、盆腔炎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孕前检查、优生优育咨询、遗传咨询、高龄女性卵巢功能评估及生育指导; 有怀孕需求的月经紊乱、闭经、高泌乳素血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诊治;排卵障碍的促排卵治疗;性发育异常; 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少弱畸精子症、无精症诊治; 夫精人工授精技术;四维超声引导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超声卵泡监测; 男科实验室: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学分析、精子DNA碎片指数、精液白细胞、精子膜表面抗体、精浆生化等精液相关检查。
儿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自1958年建院以来,就创建了儿科,至今已有60余年的建科历史,在老一辈儿科专家的引领下从无到有,从基础到知名,走过了漫长的历程。 目前科室团队人才结构合理,人员层次高,形成梯队建设,其中国家级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多名医生曾于国外培训或进修学习,1名医师曾在瑞典、2名医师曾在美国、1名医师曾在加拿大、1名医生曾在意大利做访问学者和进修学习,承担着河北医科大学本硕、医学系本科、法医系本科、预防医学本科及护理学院的授课、实习和见习任务,以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儿科多名医师分别在国家级学会和省级学会承担主委、候任主委、常委、委员和青委等职务,并承担了多项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财政厅和河北省卫生厅多项科研课题,并国际合作项目3项。科室人员多人曾获得多项河北省科技厅和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张琳主任曾获吴介平医学研究二等奖,发表SCI文章数篇,以及中华、国家核心期刊和省内期刊百十余篇,并在多家杂志如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等有影响的杂志人编委。张琳主任曾参与国家教育部《儿科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皮肤烧伤整形科
出诊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南、北门门诊同时开诊/周、六日北门门诊开诊门诊地址及联系电话:(南门诊)桥西区自强路139号医院门诊大楼五楼A区,电话:0311-88602325 0311-88602326(北门诊)桥西区中山西路218号(太行国宾馆对面), 电话:0311-88602067 0311-88603025 科室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皮肤科,以及成立于2000年的烧伤整形外科。2010年,皮肤科与烧伤整形科合并,成立“皮肤烧伤整形科”。科室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9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专科医疗特色的医、教、研全面发展的科室。 2021年3月,随着科室发展,门诊诊区扩展为2个,分别位于新门诊楼五楼A区和北门诊区(省三院中山路北门、行政楼东侧),科室规模进一步扩大,患者在就医方面更加便捷,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诊疗项目1、皮肤内科及皮肤外科: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各种疑难、重症皮肤病的救治,各种皮肤良恶性肿瘤手术(包括色素痣、脂溢性角化、血管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白癜风(表皮移植、308n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嵌甲等。2、整形修复重建:对人体组织、器官的缺损和畸形进行修复和再造。唇腭裂修复、耳畸形矫正、乳房整形、体表肿瘤、各种难治性创面治疗、瘢痕挛缩畸形矫正、四肢畸形矫正、女性整形、男性整形、疑难血管瘤的诊疗等。3、医疗美容:重睑、眼袋、眼综合、隆颊、隆胸、吸脂、自体脂肪移植、腋臭微创治疗、毛发移植、微整形。小气泡深层洁肤、舒敏专家等皮肤管理。4、激光治疗:瘢痕(增生性、凹陷性、线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痤疮(轻、中、重度)、血管性疾病(血管瘤、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等)、色素性疾病(雀斑、咖啡斑、老年斑、太田痣、黄褐斑、褐青色痣、文身等)。
中医科
1、科室简介 中医科拥有一支集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医师队伍。现有医师8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3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2人,硕士生导师1人。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历经多年的不懈努力,从科室临床、教学到科研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除了用内治法治疗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外。我科还开展了中医定向透皮疗法、中药熏药疗法及刮痧等外治法,治疗各种痹痛、骨关节病、痛经、输卵管不通及宫寒性不孕症、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为广大患者解决病痛。我科全体人员充分发挥祖国医学特色,遵循“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原则,对每位患者进行精心的个性化治疗。 2、专业特长 中医妇科专业学组诊疗范围:重点诊治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症、保守治疗宫外孕、母儿血型不合、月经病、胎停育、习惯性流产、产后病、更年期综合症、乳腺疾病、子宫肌瘤、妇科炎症等。 中医内科专业学组诊疗范围:重点诊治冠心病、高血压、失眠、上呼吸道感染、肾病、胃病、便秘、血液病、糖尿病、风湿病、肿瘤等。 中医肝病专业学组诊疗范围:重点诊治乙肝、丙肝、酒精性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脂肪肝、肝硬化及肝癌等。 中医痹证专业学组诊疗范围:重点诊治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肌肉劳损、干燥综合症、产后痹等。
按摩科
推拿按摩科简介 我院开展推拿按摩专业始于1962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疾病为主,治疗范围涉及内科、儿科、神经肌肉病神经内、外科、风湿科、骨病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相关疾病的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科室。现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科主治医师和专业按摩师及一流的医疗设备。开展项目及诊疗范围:中医推拿: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扭伤、落枕、岔气、关节强直、肌肉萎缩、肢体麻木、中风偏瘫后遗症、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病、便秘、小儿斜颈、面神经麻痹等。颈椎牵引:主治颈椎病(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引起的颈肩背酸胀、前臂手指麻木、头痛、头晕等症状。腰椎牵引: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腰椎管狭窄引起的各种急慢性腰腿疼痛、麻木无力。电疗(神经促通仪):主治各类颈肩腰腿痛疾病:各型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及外伤或术后关节强直、瘢痕粘连。保健按摩:全身保健按摩、半身保健按摩、局部保健按摩。
针灸科
针灸科是集临床诊断、治疗、教学与一体的医疗科室,全科同志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中医为主导,综合运用头针、体针、电针、火针、温针灸、拔火罐、小针刀松解术等多种疗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简介如下:一、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糖尿病眼病,尿潴留,术后肠梗阻及肠麻痹,颈、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颈肩背痛,腰腿痛,术后截瘫、各种神经损伤,面瘫,女性乳腺增生、乳少,月经不调,肥胖及男性前列腺疾病等。二、头针、体针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对偏盲,呛咳,吞咽困难,言语不利,肢体肌力减低、半身不遂,失眠,抑郁症等。三、小针刀松解疗法治疗颈、肩、腰、背痛,肢体关节活动不利(如狭窄性腱鞘炎、肱骨内外上髁炎),后头痛,头晕不适等四、芒针深刺治疗截瘫及截瘫后二便不调、失禁,膀胱炎,痛经等。五、火针加火罐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等。六、采用腹针疗法治疗肥胖,亚健康,畏寒肢冷,便秘等。七、刺血加拔罐疗法治疗皮肤病,如痤疮、疱疹、湿疹等
心理咨询门诊
心理咨询室开展的工作项目: 对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心身疾病进行区分与诊断评估。有心理测评软件。治疗范围: 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障碍,某些人格障碍。具体表现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植物神经紊乱、厌学、厌食、贪食、考试焦虑、社交焦虑、癔症、强迫症、惊恐发作、成瘾行为等。情绪困扰导致的生理功能障碍及心身疾病。 杨丽,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心理咨询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北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与治疗硕士研修班〉。从事神经内科工作10年,心理治疗工作近20年。担任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常务理事,石家庄市心理卫生学会理事。 擅长运用催眠、沙盘游戏、精神分析、药物治疗。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
疼痛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建立于1990年。在过去二十年的临床工作中,治愈患者数万名,所治疗的疾病包括头疼、三叉神经痛、颈肩痛、颈椎病、腰腿痛、骨关节痛以及癌性疼痛等。不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在疼痛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1999年柳顺锁教授关于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开展了椎间盘脱出溶盘治疗。 2003年由孟庆云、柳顺锁二位教授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神经阻滞学》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疼痛学专业参考书。 目前科室由门诊及综合性病房两部分组成,拥有主任医师、教授4人,副主任医师1人。诊疗范围:1. 神经性疼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肋间神经痛、截肢后幻肢痛、交感神经痛、偏头痛等各种头痛。2. 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3. 血管性疼痛:雷诺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性足坏疽等。4. 癌性疼痛。
临床营养科
临床营养科简介 临床营养是医院临床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承担危重及特殊疾病的营养支持和代谢调理功能。 我院早在医院成立之日起就成立了营养膳食部,2009年成立营养部(科),专职从事和负责医院各科室病人的饮食和肠内肠外营养的组织实施和教学、科研工作。现有人员6名,其中营养医师2名,营养护士2名,营养师2名。 临床营养科于2010年开设营养门诊,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个体化的营养、健康咨询,特别是围手术期和肿瘤病人的营养治疗以及肥胖、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饮食指导。 临床营养科除对营养食堂的治疗饮食进行监管外,还担负了全院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估与筛查、营养治疗、营养监测、营养会诊以及营养查房工作,并根据病情的进展进行动态观察,书写营养病历,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临床营养治疗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未病中心
中西医结合治未病中心是我院将中医健康检测、健康咨询指导、健康调理、健康管理融合成一体,充分依靠医院的综合实力,整合医院的专业人才和先进设备资源,创新开展了院前预防、院中诊疗、院后康复,为健康、亚健康、疾病人群提供中西医相结合的高品质、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部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健康管理部新址已于2020年10月30日正式启用,占地3600平米,拥有37个诊室,10余个学科。健康管理部将以四个“亮点”迎接您的到来。亮点一:优美的环境 宽敞的候检空间、合理的功能划分、细致的各种布局、暖心的各种提示、宽敞明亮的餐厅,让您的体检尽享安心与温馨。亮点二:一流的设备 飞利浦双层彩色IQonCT ,以少量辐射获得更多的信息,发现早期病灶,给出直接的诊断。尤其是对超早期脑卒中的病灶诊断,优于传统CT。引进西门子Rax双悬吊3D机器人DR成像系统,超高清分辨率,能够对全身各部位进行X线摄影、透视及3D扫描成像。心血管系统状态监测仪,无创操作,简便快捷,利用人体心电信号、脉搏波信号、生理和化验指标对冠心病风险作出科学的评估、合理的预防。 美国GE高端双能X线骨密度仪,一次超低辐射的全身扫描,一份精确的报告,随时专业的指导,送您一身强健的骨骼。 飞利浦心脏纯净波探头、妇科腔内专用探头、日立微血流成像仪对甲状腺、乳腺、肝脏疾病的诊断,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心脏结构和功能、子宫附件的检查,都将发挥独到的优势,保障体检质量。 人体成分分析仪,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检测评价体内营养成分,专业营养师给出均衡饮食处方,还你健康优美的身姿。
日间手术部
日间手术部自2019年12月成立并运行以来,以其高效、快捷为特点,在患者入院后即进入绿色通道快速完成相关检查,缩短手术等待时间,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使患者达到快速康复。患者入院、手术到出院的随访等各环节全程无缝隙管理,2020年全年完成日间手术951例且术后随访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目前,全院已有20个临床科室开展日间手术模式,开展的主要术式范围包括:骨科内固定物取出术、椎体成形术、膝关节镜下诊治术、腕管综合征、腱鞘炎、腱鞘囊肿、四肢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及耳鼻喉短小手术等。 目前科室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住院医师2名,护师1人。现培养在读博士生6名,研究生6名。科室人员共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3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9项。麻醉的高质量、患者的快速恢复是保证日间手术的核心环节,为保持科室人员在业务工作中的优秀状态和水平,科室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讨论、外出交流等,在加强麻醉医生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开展科研创新,让广大患者受益。 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我院日间手术部全体人员将团结一致,踏实工作,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把日间手术做实、做精、做细、做强、做大,把医改的成效惠及百姓,努力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放心。
湘江院区急诊科
一、科室简介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湘江院区急诊科成立于2014年,历经数年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综合学科。学科现共有医护人员25名,副主任医师3名,其中医学博士1名,医学硕士5名,设有抢救室、全科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团队医师曾获得河北省医师基本技能竞赛(急诊专业)个人与团体一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河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最高影响因子为5.662,主编副主编著作5部,参编著作10余部。二、特色医疗 重症创伤是我科特色之一,依托现有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团队平台,联合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等科室优势力量,开展多发伤、复合伤等严重创伤的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并发症救治-伤后康复一体化救治模式,尤其擅长对于高龄老年创伤患者以及严重创伤后多脏器损伤患者的救治。近年来,通过开展加压训练等特殊治疗手段,成功的解决了多名患有高位脊髓损伤以及重症颅脑损伤等疾病患者的困难脱机问题,给这部分患者以及家庭极大地减轻了临床负担。随着老年患者的不断增加,我科逐步开展了老年骨折术后患者以及老年重症骨折患者的综合救治,针对部分存在手术极高风险的老年患者,给予“一人一方案”的个体化的救治方案,已成功救治了多名九十岁以上的老年骨折患者,同时协同康复科、针灸科以及高压氧科,使这些危重复杂患者于重症监护室期间就开始早期康复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以我科为主导,联合全院各学科,积极探索各种疑难杂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及治疗,救治多名本院以及外院诊断及救治困难患者,使多名涉及多学科疾病的复杂患者得到救治并康复出院。
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OPO)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是全国具有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执业资格的医疗机构之一,于2015年设立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于2019年正式成立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OPO)。 OPO是我院具体负责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职能科室,负责河北省卫健委划定的8个地市 :石家庄(含辛集)、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保定(含定州)、衡水、邢台的器官捐献相关宣传、潜在捐献者的识别维护、器官捐献者家属的沟通和人道关怀,在法律的赋权和监督下进行器官获取、修复、维护、保存和转运,对捐献者的纪念缅怀等相关工作。 历经“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的多年发展,OPO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建立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伦理的以及符合中国国情的器官捐献工作体系,在全省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药学部
药学部下设临床药学、药剂科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药学部下设临床药学、药剂科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药学简介: 临床药学部成立于2011年1月,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集临床药学服务、科研、教学和管理为一体的服务于全院的平台科室。现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14名,其中主任药师2名,副主任药师1名,主管药师8名,药师3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11名。完成临床药师岗位培训,取得临床药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专科临床药师有9名,分别为内分泌、疼痛、心血管、肿瘤、感染、呼吸、ICU、神经内科、抗凝专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带教师资5名。历年来,获批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中心成员单位,河北省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合理用药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河北省药物与卫生技术综合评估学会理事长单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临床药师学员培训中心,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临床药师师资培训中心,PCCM咳喘药学服务标准化门诊等。作为河北省药物与卫生技术综合评估学会理事长单位和河北省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致力于推动我省药物与卫生技术综合评估和药物经济学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为指导新药研发、药品审评审批、药品定价、医保目录调整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提供循证决策依据。在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开设药物经济学课程,建设一流学科,凸显专业特色,在学科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近年来,陆续承办了2016年河北省药物经济学论坛,2017年京津冀药物经济学论坛,2018年-2023年历届雄安药物经济学高峰论坛等大型会议,在国际国内卫生技术评估领域内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了我省卫生技术评估的学术交流与传播。
检验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是一个以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实验室,科室共有工作人员35人,其中主任技师1人,副主任技师7人,中级职称20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达50 %,其中博士1人,硕士4,在读硕士1人。是由临床检验室、血液学检验室、临床生化室、临床免疫室、临床微生物室五个专业组组成。担负着全院门急诊、住院病人的所有常规检验和部分科研任务,承担着河北医科大学及其他院校的教学任务、是河北省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微生物实验室成为卫生部耐药监测网(Mohnarin)成员单位、河北省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科室拥有仪器设备总值近千万元. 配备有奥林巴斯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强生VITRO350型干式生化分析仪、ABI 7000全自动荧光定量PCR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LH750 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ACL-5DIFF 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ACL-TOP全自动血凝仪、日本希森美康UF-100尿液流式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2台、法国梅里埃全自动血培养仪、细菌鉴定仪、罗氏Roche公司Cobas e601免疫分析系统等多台现代化仪器设备。
医学影像科
我科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目前,学科以骨关节疾病影像诊断为特色,胸部、腹部、神经及五官综合性影像诊断全面发展。是国家 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关节病、脊柱疾病、骨与软组织肿瘤、基因异常骨病等肌肉骨骼疾病影像诊断及研究是特色。科室多次承办全国级骨关节影像新技术学习班,2013年承办了全国第十五届骨关节影像学术会议。科室负责人为中华放射学会骨关节学组组全国委员。 多次参加编写卫生部规划教材,为5年制影像本科教材《医学影像诊断学》1-4版编委单位,5年制临床本科教材《医学影像学》6-8版编委单位。并被选为规培研究生教材《肌骨系统放射诊断学》主编单位,已经交稿待出版。 科室5人获得博士学位,5人在美国进修学习1年。 科室的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科训:止于至善
超声医学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超声医学科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学科,人员已达32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博士3名、均具有硕士学位。 超声医学科是一个具有特色的科室,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是特色;先天性髋关节发育异常、关节规范检查等是我院特色;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并且在术中具有重要作用;超声引导下射频、微波和激光肿瘤消融适用于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并且适用于甲状腺、乳腺等浅表器官,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血管超声是一个具有特色的亚学科,对于术前、术中和术后患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血栓引起的肺栓塞具有重要的作用;神经系统超声诊断准确,对卡压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核医学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核医学科成立于1979年,拥有荷兰PHILIPS生产的数字化PET/CT(vereos)一台,美国GE公司生产的SPECT/CT(Discovery NM/CT 670Pro)一台,双探头带符合线路SPECT(Infinia VC Hawkeye)一台。核医学科的人才队伍,共包括博士在内的医、技、护人员15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1名、技师4名、主管检验师2名、主管护士2名。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核医学科发展为一个有自己特色、全面发展的、兼备核素诊断和治疗及体外分析的综合性医技科室。它主要由影像核医学、治疗核医学和体外分析三大部分组成。
病理科
科室拥有德国产石蜡切片机、组织包埋机、组织脱水机、冰冻切片机,日本产显微镜、多头共览显微镜等先进设备。接收全院手术科室标本,包括外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等科室;各种内镜标本如胃镜、肠镜、支气管镜、膀胱镜等小标本及骨科标本。擅长妇科肿瘤病理,外科肝胆病理、乳腺肿瘤、乳腺疾病、大肠肛门疾病病理,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石蜡病理及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技术,肝脏穿刺、肝炎疾病的诊断,骨肿瘤、骨疾病、软组织肿瘤的病理诊断。目前我科开展免疫组织化学、特殊染色、塑料包埋骨髓活检技术、部分部位冰冻病理检查。业务专长:骨科、软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病理诊断
肌电图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肌电图科始建于1980年,原隶属功能科,2000年成为独立科室,2020年11月更名为“肌电图科”。肌电图科在中山院区与湘江院区分别设有肌电图检查室6间,现共有电生理工作人员10人(其中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3人;博士学历1人,硕士学历8人,本科学历1人)。拥有进口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术中电生理监测仪、脉冲磁场刺激仪等设备共11台。 肌电图科擅长神经与肌肉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及脊柱脊髓手术的术中电生理监测,臂丛神经损伤、腰骶丛神经损伤、神经根病变、神经卡压症、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各检查项目广泛涉及骨科、神经内外科、康复科、儿科、免疫风湿科、内分泌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眼科等十余个科室的数十种疾病。年就诊患者人数达上万人,就诊患者来自于全国各地,亦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蒙古、尼泊尔等国的患者。患者年龄从出生后3周至90余岁不等。
高压氧科
高压氧科简介 高压氧医学是现代医学中一门新兴的医疗学科,它是纯物理疗法,无创伤,安全,它能有效的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逐步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力,改善机体微循环,从而达到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 高压氧治疗是医学领域的一个新进展,作为一种特殊治疗手段,在国内外愈来愈广泛地被临床应用。实践证明,高压氧治疗对某些疾病,如一氧化碳中毒、厌氧菌感染性疾病、潜水减压病、空气栓塞症、突发性耳聋、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皮肤和骨移植以及血红蛋白携氧障碍等疾病有显著疗效;对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和多种外伤及其后遗症也有良好疗效。 采用的山东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承制的GY2875/0.3-12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该氧舱按国家医用氧舱新标准设计制造,采用先进计算机自动化操舱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加减压、自动排氧及氧浓度安全锁定、舱压自动稳定、温度自动控制、语音提示等多项功能。舱内可同时治疗12人,采用一次性双管吸氧面罩,单独给氧,并有沙发座椅、冷热空调,病员在治疗时可听音乐,安全舒适,疗效显著。
综合实验室
实验中心成立于2001年4月1日,它是我院为了推进医院的人才、学科建设和提高资源共享利用率,根据国内、外先进医疗机构科研实验室的管理经验,重点打造的综合科研实验室。是集科研、教学、临床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科研实验基地,服务于各临床学科,面向全社会开放。实验中心现有1000m2标准实验室环境,共设有:分子生物学平台、细胞生物学平台、免疫分析平台、病理分析平台、重点学科实验平台和临床特殊项目检验平台。拥有先进的进口大型仪器,其中五万元以上大型实验设备近40件,各类相关实验设备近200件,现已投资千万元。目前还在进一步充实、完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积极引进优秀科研人才。 实验中心目前有工作人员9名,正高2名,副高1名,中级及初级6名,其中硕士生导师1名,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2人。实验中心以先进的仪器设备、良好的实验环境、精湛的实验技术、优质的服务,为医学科研课题的研究提供先进的实验研究平台和可靠的技术支持,为临床学科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实验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团结进取、勤奋努力、勇于创新,承担着科研课题和部分临床特殊检验项目,并积极地协助博士、硕士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实验工作。实验中心人员将与各临床学科密切合作,充分发挥骨科医院的学科及资源优势,为把实验中心建设成管理先进、设备精良、人员素质高、实力雄厚的开放型实验室作出贡献。实验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热情欢迎各界科研人士到我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
心功能检查科
心功能检查科成立于2016年1月20日,现有在职职工9人,其中正高1人,中级4人,初级4人,科室为河北省心血管病学-心电图学专业硕士专业授予点,是一个团结奋进、勇于拼搏的临床、科研、教学团队。科主任苏瑞瑛是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心电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河北省疑难心电图诊断联盟主任委员,河北省心电学质控学组组长,河北省心电学技术学组组长,在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律与心电分会等学会团体任职。 目前科室共有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机10台、动态心电图系统12台、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十二导30余台三导3台、动态血压系统2台、动态血压记录仪7台、运动平板1台、运动心肺1台,心电工作站1台,起搏器程控仪1台,电生理刺激仪1台,动脉硬化检测仪1台,用于常规、床旁检查,包括心电图、心电图药物负荷实验、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运动平板、运动心肺、起搏心电、心电向量、晚电位、心电频谱、心率变异性、经食道电生理检查、动脉硬化检测等检查项目,已实现心电网络化管理,负责全院的心功能检查和临床药理基地的心电图检查及溯源及省直公务员的查体工作。
输血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输血科自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由原来一个单纯的血库建设发展成为了一个以科研为牵引,集医疗、教学于一体的综合实验室,本着以输血安全为中心,坚持以科室建设、人才培养和医疗、教学、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基本点,担负着中山院区、友谊院区和湘江院区三个院区门急诊以及住院病人的相关检验和治疗任务。输血科作为独立的科室,根据其不同功能设置独立的空间,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现有工作人员13名,其中主任技师2名,副主任技师1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8名,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50%。 我科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输血管理信息系统、输血专案管理体系和严格的标准操作规程,引进了HAMLITON全自动血型系统和西班牙戴安娜GRIFOLS全自动血型系统等设备,目前开展的检测项目有常规的门、急诊及住院病人的血型检测、不规则抗体筛查、Rh血型分型、交叉配血、夫妇抗体效价检测、新生儿溶血三项等,除常规检测项目外,还积极开展疑难血型鉴定、疑难配血的相关研究,积极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在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下,监督和指导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