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07-18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数据共享 > 期刊杂志 >

举手之劳止牙痛(中医治疗)

  对于风火牙痛,指压穴位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往往能够指到痛消。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止齿痛常用穴位主要有下关(患侧)、内庭(双侧)、颊车(患侧);下齿痛常用穴位主要有合谷(双侧)、二间(双侧)、颊车(患侧)。虚火牙痛另加肾经穴位太溪、然谷、涌泉(均双侧),以滋补肾阴、清泄虚火。

 下关穴在耳前鬓角下,颧弓下方凹陷中,张口有突起之处。颊车穴在下颌角前上方1~1.5寸处,咬牙时咬肌隆起的最高点,因其位于上下领之间,敌对上下牙痛均有疗效。合谷穴在虎口一、二掌骨之间,靠第二掌骨中点。二间穴在第二指掌关节结合部前下方,手指背面与掌面交界处。内庭穴在足背第二、三趾缝横头端。太溪穴在足内踝与跟腱水平连线的中点。然谷穴在足背内侧、内踝前下方高骨之下。涌泉穴在足底(去趾)前1/3与中1/3之间的凹陷中。

 指压时最好用拇指尖端施术。力量要尽量重一些,并向穴位深层按揉。使穴位局部发酸发胀。四肢部穴位若能出现向上方(头面部)放散的指压感,则疗效更佳。每次每穴按压3~5分钟。病人同时配合做叩齿动作。每日治疗2次。龋齿牙痛,指压仅可暂时止痛。根治仍需去医院治疗。, 百拇医药
 百拇医药网 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3-4242/2000/04/32.htm
上一篇:罹病且慢用药首选自然疗法(中医治疗)
下一篇:肝病重在调养(中医治疗)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