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2024-01-2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活保健 > 体武禅茶康养 > 养老与康养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工信部信管〔2023〕2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有关行业协会,其他相关企业:现将《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12月19日    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pdf 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 工作方案持续推进数字技术适老化是践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内在要 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 困难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数字生活 和信息服务需求,纵深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字技术适老 化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信息通畅、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 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遵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有关要 求,系统布局数字技术适老化发展建设,坚持老年人权益保 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信息无障碍建设与适老化改 造并行,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数字化服务创新并重,着力推 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字技术适老化由“ 从无到有”向“ 从 有到优”迈进,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 坚实支撑,助力增进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福祉。二、工作目标到 2025 年底,数字技术适老化标准规范体系更加健全,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规模有效扩大、层级不断深入,数字产 品服务供给质量与用户体验显著提升,跨行业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更加成熟,多方协同、供需均衡、保障到位、服务可 及的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老年人在信 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稳步提升。─────数字技术适老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推动通用设计 理念更加普及,基本构建形成覆盖基础通用、互联网应用、 终端产品、评测评价的数字技术适老化标准规范体系。─────数字产品与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具备适老化功 能的智能终端供给有效扩大,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 造层次更加深入,行业适老化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数字技术适老化服务体验显著升级。线下线上数字 适老服务协同更加高效,面向老年人的数字产品与服务更加 均衡、可及,老年人 用网环境”更加安全。─────数字技术适老化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数字技术适老 化信息消费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跨领域融合创新不断深入, 助力构建创新活跃、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三、重点任务(一)加强数字技术适老化领域标准化建设1.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大力推广通用设计理念融入标准 制修订全过程,坚持“ 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原 则,推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适老化技术规范》《“ Web 信息 无障碍通用设计规范》等在内的 20 项以上急需标准出台,重 点修订《互联网应用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着力加快智能家电等日常生活高频使用产品的适老化标准制修订,为相关服务和产品适老化升级提供规范指引。 2.健全评测评价体系。修订《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评测体系》,细化完善各项评测指标要求。加快培育一 批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评测机构,探索开展适老化及 无障碍产品与服务认证。鼓励支持具有合法资质的评测机构 开展适老化产品与服务专业评测,及时公开评测结果并推动 结果采信应用,不断提升适老化评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 与针对性。(二)提升数字技术适老化产品服务供给质量3.丰富硬件产品供给。优化智能设备供给,指导支持企 业研制推出 100 款以上具备适老化特征的智能产品,覆盖手 机、电视、音箱、手环等多个类别。支持企业研发被动式、 集成化的健康管理类智能产品及养老监护类智能产品,鼓励 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养老照护产品、健康促进产品、家居 产品等适老化能力,以点带面不断提升智慧健康养老水平。4.深化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落实《无障碍 环境建设法》要求,聚焦新闻资讯、社交通讯、生活购物、 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学习教育、交通出行等七大领域,遵 循“ 客观科学、实事求是”原则,重点引导各领域用户量在 全国排名前 30、在各省“ 区、市)排名前 10 的互联网网站、 手机 App 及小程序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鼓励支持老年 人常用的其他小众互联网网站、手机 App 及小程序积极参与 改造。5.强化适老化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能力。指导企业加快适 老化关键技术科研攻关,着力解决老年人容易误触等问题。 简化语音助手、长辈模式等功能的开启方式,进一步降低老 年人便捷上网门槛。鼓励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 组织建立创新协作机制,推动超过 50 项适老化技术实现共 建共享、专利开放。鼓励举办适老化技术创新大赛,探索推 动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适老化领域的应用。(三)优化数字技术适老化服务用户体验6.增强产品与服务的均衡性。大力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覆盖水平。鼓励支持基础电信 企业结合应用需求,推进 5G 网络逐步向农村拓展覆盖。提 升数字技术适老化公共服务水平,优化政策宣贯、应用介绍、 问题反馈等功能,更好为老年人提供远程实时适老化信息服 务。指导企业开展 数字适老中国行”活动,重点赴农村、 乡镇和欠发达地区一线,开展 10 万场以上“ 银龄数字课堂” 等数字技术应用教学活动,推动数字技术适老化公共服务普 及范围更加广泛。7.增强产品与服务的可及性。各基础电信企业应保留线 下营业厅服务渠道,设助老服务专岗、提供必要辅助器具, 优化现场引导、人工办理等服务,重点提升语音、大字信息 服务质量,为老年人等具有无障碍需求的群体提供更加优质 的电信服务。组织相关企业在手机应用商店设置下载专区,方便 一键下载”完成适老化改造的手机 App。指导主要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企业建立客服热线,为老年人提供 人 工直连”电话服务,畅通老年人诉求响应通道。8.保障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产品与服务的安全性。持续 规范企业面向老年人的营销宣传行为,严禁虚假宣传、恶意 诱导老年人消费。加强技术监测和监督检查,及时通报并处 置违法违规获取老年人信息等行为。深化防范治理电信网络 诈骗工作,提升对涉诈号码、互联网资源等快速处置能力, 积极组织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助力提升老年人防骗意识和识 诈能力。(四)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产业高质量发展9.激发企业发展新动力。组织征集 300 个以上互联网应 用适老化改造优秀案例,集中编制案例集并推广宣传,不断 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绽放杯”5G 应用征集大赛和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的作用,鼓励支持 5G、千 兆光网在适老化领域的场景应用,提升企业探索数字技术适 老化业务新模式的积极性,促进产业创新升级。10.拓展信息消费新场景。指导企业持续推出专属电信资 费优惠。鼓励面向老年人的信息消费体验中心申报新型信息 消费示范项目,依托信息消费大赛遴选 10 个以上适老化信 息消费应用场景,指导电商平台打造 10 个以上特色老年消 费活动品牌,促进老年人信息消费品质升级,赋能银发经济。11.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鼓励支持利用人工智能实现适老化的初创企业,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商业模式成熟的示范企业,探索形成创新活跃、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 的产业生态。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在智慧养老、智慧旅游等领 域的创新融合应用,在融合实践中征集多组典型问题解决方 案,助力打通数字技术适老化发展的难点堵点,营造良好产 业发展环境。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落地实施。各省 区、市) 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要依托本地解决老年人 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与当地发展改革、 民政“ 老龄)、卫生健康、交通、文旅及残联等部门的沟通协 调,结合实际制定任务分解表,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及时 跟踪评估工作进展成效,依法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任务落地 见效。(二)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多方共建。支持地方政府发 挥地方财政资金、专项资金的扶持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 积极参与支持产业发展,广泛促进多元投入,推动资源共建 共享,共同打造数字技术适老化产业发展生态圈、共同体。 对于在数字技术适老化工作中成绩显著的企业,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三)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集中优势 资源,通过政府官方网站、专题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 电视、新媒体等途径,广泛宣传通用设计理念和数字技术适老化发展成果。充分利用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强化产业引导和适老化成果宣传推广,及时 回应群众关切,提升优秀发展成果在行业内外的影响力。(四)发挥智库作用,助力行业治理。中国信息通信研 究院、中国互联网协会要牵头设立数字技术适老化专家咨询 委员会,对数字技术适老化发展过程中战略性、前瞻性问题 开展深入研究,及时提出政策建议。要建立数字技术适老化 发展监测体系,加大对数字技术适老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做 好技术咨询指导、信息无障碍标识授予及管理等工作。(五)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拓展数字技术适 老化发展领域的国际交流、技术研发等多元化合作,适时引 入国际先进做法或创新成果,积极输出中国数字技术适老化 发展经验。鼓励各单位及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 国内外相关标准互认,为全球数字技术适老化发展贡献中国 智慧与中国方案。
上一篇:调查11省份1300多名农村老人,我们发现了农村养老服务供需错配的惊人现状
下一篇:失智照护成“烫手山芋”,养老机构为啥不敢碰?
Copyright ©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06040839号-8  XML地图  模板巴巴
行业动态 | 生活保健 | 中医中药 | 美容天地

扫码关注公众号